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0节  (第2/2页)
居高临下的打击,也能够慢慢拖着莱夷国。    真正危险的是燕国,没有了齐国的援助,燕国地处偏远,人口不多,这次就要看燕国到底有多少实力了。    如果燕国不能抵挡胡人,那么齐国就要腹背受敌,那个时候齐国才会陷入苦战之中。”    晋国、卫国、邯国、邢国则面对着从北方南下的狄人,尤其是晋国,是护卫王畿的主力。    这两个方向的敌人都已经是老生长谈,这么多年下来互有胜负,晋国他们按部就班的作战即可。    姬服望着眼前的地图,问道:“洛公,西周侯一国能对抗伊洛之戎吗?他们会不会顺着伊水和洛水直接突袭王畿?    申国、应国都紧挨着伊洛之地,郑国也可以直接通过大船前往,可以让他们出征吗?”    洛成摇摇头道:“三个国家都不能动,徐国反叛,根据传来的消息,徐国的君主是个天生的统帅,将宋国的军队打的一败涂地,还是依靠着陈国的援军才能勉强守住。    一旦两国联军战败,王畿东南就会大开,这是不能允许的,只有把战火控制在王畿之外,才能避免所有的意外情况。    所以要立刻让郑公率领大军支援宋国。    郑公勇武,想必徐国的叛乱暂时不会影响王畿。”    “那申国、应国呢?”    洛成叹道:“邦周最虚弱的时候,楚国一向不服周,与邦周有仇,怎么可能无动于衷。    算算日子,申国应该快要将楚国入侵的消息传来了。    臣有些奇怪的是,淮夷那边怎么没有动静?    前些时日不是已经探听到他们在准备战事,怎么息国一点消息都没有传来?    难道是准备对吴越动兵吗?    这不合理啊。”    姬服对这些自然是不懂,问道:“洛公,淮夷很强吗?”    洛成指着王畿之南的地方画道:“吴越之北,徐国向东向南,一直到息地,千里土地都是淮夷的势力范围。”    姬服被吓了一跳,千里之地!    他的王畿也不过是六百里而已,这个淮夷居然有千里国土。洛成有些凝重的说道:“淮夷人擅使弓箭,民风强悍,是上好的兵员,他们和西戎一向是邦周的心腹大患。    王畿与淮夷之间有数十个姬姓诸侯国,但是这些年渐渐被吞并掉一些。    随着淮夷做大,臣担心这些零碎的汉阳诸姬不能承担御敌的重担。    所以才决定仿照晋国抵御北方、齐国抵御东方的策略,在申国和陈国之间,建立一个跨越颖水两侧的大国,专门用来扼制淮夷北上。”    洛成一方面为姬服讲解着目前的邦周局势,一方面在教导姬服怎么处理国事。    “王上,加急军报!”    宦官从殿外匆匆走进,手中捧着两份竹简。    “承天受命之王:    臣申侯顿首。    臣没有罪过,楚子却起兵讨伐臣。    楚国是蛮荒之地的方国,臣是姬姓的宗亲,他擅自讨伐,这是不将周礼和您放在心中。    这样的臣子,难道不应该惩罚他吗?    臣请王畿出兵,使楚军知晓天威莫测。”    天子姬服与洛成两人一人一份读起来,姬服读罢,便说道:“洛公,您预料的果然没有错。    楚国以随国、申国对他无礼为由起兵,号称十万大军,三路齐进。    申国已经征召全国可用之兵,要在汉水之上阻击楚国,随国也开始坚壁清野,而且向王畿传来了求援信。”    因为洛成已经和他说过楚国定然会起兵,所以姬服现在倒不是很慌张。    申国还是很有实力的,地形很有优势,很多次成功打退楚国的进攻,求援只不过是和王畿要些好处而已。    对于楚国的入侵,洛成并不是很担心。    因为他知道楚国这些举动主要是为了牵制申随等国的军力,将汉江平原上的姬姓国拖住。    楚国贵族就是想要看周王室和中原诸侯倒霉,所以不管是谁攻打中原诸侯,他都会帮帮场子。    大概率不会真刀真枪的和邦周开战,尤其是自己在王畿主政,楚国贵族本来就对洛氏有心理阴影。    前一段时间镐京的六月飞雪,莱夷国、淮夷、徐国可能不信,但楚国一定是将信将疑的。    熊顿在楚国的地位,堪比素王在周人心中的地位。    这是一个凭借一己之力,让楚国跻身大国的君主,他居然吃了那么大的亏,这谁能不怀疑?    “报!    王上,洛公,应国传来军情!”    一名浑身带血的士兵冲上了殿中,洛成脸色大变匆匆将信件取来展开一看。    “王上,淮夷入侵!    他们并不是没有动手,而是瞬间就攻破了汉阳诸姬的防线。    lt;div style=quot;text-aliger;qu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