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5节 (第3/3页)
又犹豫,但最后还是选择询问:“将高煦封到开平如何?” “开平?”听到这话的徐辉祖心里一紧,开平卫是抵抗鞑靼南下的第一防线,也是朱棣现在需要负责的两道防线之一。 朱元璋不想把朱高煦封到大宁去干扰宁王朱权,但朱权又没办法独自解决兀良哈三卫的事情。 兀良哈解决不了,大宁那边就会一直让朱棣分心,所以将开平交给朱高煦,让朱棣专心帮朱权对付兀良哈就成了朱元璋能想到的一个不错安排。 徐辉祖不想让自家姐姐的孩子去开平那种危险且荒凉的地方,可朱元璋既然开口,那即便他反对也没用。 想了想,徐辉祖只能硬着头皮说道:“开平不错,能为燕王分忧也很好,只是当下高煦这孩子还是太小,性子有些急躁,应当再留在南京学习一段时间。” “那是自然。”朱元璋十分认可徐辉祖的话,并且也对他交代: “日后他若是去了开平,肯定也要处理一些政事。” “你稍许派人去告诉他,叫他每日上午去武英殿协从理政,下午再去国公府学习。” 批阅奏疏并不是太子和太孙的权力,而是皇帝的权力。 朱元璋也曾让一些亲王帮忙处理过奏疏,这并不出奇,只不过朱高煦是除朱允炆外,朱氏三代子弟中理政的第一人罢了。 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殊荣,等消息传开,诸多藩王、郡王便能知道朱高煦在朱元璋这里受宠的事情了。 “是……”徐辉祖听到朱元璋的回答,当即也松了一口气。 他实在是不忍心让十五岁的朱高煦去开平卫,能多留他一段时间也算不错了。 “退下吧。”朱元璋问完了事情便让徐辉祖离去,徐辉祖见状也作揖退出殿外。 倒是朱元璋在他走后迟迟没有处理政务,而是看着龙案发呆,脑中不断闪过刚才徐辉祖所交代的那些话。 良久之后,宫中传出了一声长叹,却让人不知道在叹什么…… 第67章 大本堂内 “看看俺!俺就是日后咱大明西北的大将军!以后带你们出关打虏子,杀番人去!”“放你的屁!西北是我家的地方!” “哈哈哈……都是兄弟,俺借你的道出关,莫小气咧!” 六月初一,相较于前几日的梅雨,这一日的南京城阳光明媚。 南京城皇宫东城的一座宫殿内,此刻如菜市口般吵闹。 一个拿着一根木棍的少年人站在课桌上耀武扬威,旁边簇拥一群小子。 听得他的话,远处的另一名华服少年拍案而起。 二人争吵影响不得他人,只因在这里就学的人俱是堂表兄弟,人数多达二十余人,其中还有朱高炽、朱高燧、朱济熿等人的身影。 不同的是,朱高燧带着几个年纪尚小的娃娃在看小人书,朱济熿则是和自己差不多大的几个子弟讨论着十六楼的歌妓,而朱高炽则是与四五个年纪一般大的少年人稳重看书。 明明宫殿内里面积一亩有余,却被二十余人弄得如此嘈杂。 即便如此,他们却还能各自玩闹、学习,倒也是一道奇景。 在南京城中,能聚集如此多王子的地方,便只有去年重开的大本堂了。 这大本堂居于南京皇宫东部,在东宫之侧,原本大本堂是明初宫廷藏书处所之一。 洪武十一年后,朱元璋在此地延请名儒教授太子、亲王读书,因而,大本堂首先是用作为太子、诸王读书之所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