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难攻略_第46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6节 (第2/3页)

恐怕已经从西华门进宫,在前往武英殿的路上了。”

    “你确定?骗了我们,我们就把你丢到秦淮河里去。”

    “对对对!”

    郡王们争先恐后的附和,太监也一脸愁容:“这事情是真的,诸位殿下就是把奴婢丢到长江里,奴婢也不能说这事是假的啊。”

    “哈哈!我就说我二哥能文能武,看你们谁还敢笑!”

    得到了肯定的答案,朱高燧立马双手叉腰,狐假虎威的大笑了起来,而人群中的郡王们却面面相觑,只觉得老天爷在和他们开玩笑。

    他们还想再问问太监一些事情,却不想这时脚步声从殿外传来,一名持着教条的老儒生走进了殿内。

    见到这儒生进入殿内,原本还拥挤在一起的郡王们顿时作鸟兽散。

    他们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上,而太监也连忙退出殿外,期间还对老儒生作揖行礼。

    只是十几个呼吸间,老儒生再走到诸多郡王面前的讲台时,诸多郡王都安静了下来。

    面对他们的安静,老儒生也有几分唏嘘,但他还是强装着镇定道:“看样子诸位殿下已经听说了。”

    “没错,燕府的二殿下入了军营,知了民生疾苦,如此方能浪子回头,并于今入武英殿内与陛下、太孙一同理政。”

    “燕府二殿下的例子,值得诸位……”

    话说到后面,所有人已经听不进去老儒生的那一套话术,此刻他们还在为朱高煦入武英殿的事情惊愕,脑中不约而同地只剩下了一个问题。

    到底是他们没睡醒,还是宫内外的人没睡醒,朱高煦那个小霸王都能入武英殿理政了,真的假的……

    第68章 武英理政

    “稍许殿下要做的,便是将陛下交给您的奏疏一一批阅便是,不过需要牢记的是,粮秣超过一千石,灾民超过百人,调兵超过百人的奏疏都需要陛下阅览。”辰时四刻,在大本堂的宗室子弟都在为朱高煦能进入武英殿而惊讶时,朱高煦本人却坐在象辂车内,从上次见过面的太监口中了解武英殿协同理政需要做的事情。

    相比较上次,由于这一日的天气较好,朱高煦也能将注意放到这名太监身上。

    他坐在车上,听着旁边步行太监诉说的同时,也仔细打量着他。

    这年轻太监长得盘脸长目,身高五尺四寸左右虽然自称奴婢,但并没有那么卑微,言行举止皆有条理。

    “我瞧你长相不像汉人,是北边的归顺人,还是东北,亦或者从高丽、西南来?”

    朱高煦侧头询问年轻太监,对此他也看着朱高煦,边走边作揖回答:“奴婢是海西女真人。”

    “女真人?”朱高煦脸上露出几分尴尬,但一想到对方是海西部的女真人,他倒是松了一口气,继而兴致勃勃的询问:

    “我在北平时,听闻女真有海西、东海两大部,不知道你们两大部各自人丁几何?可有居住的城邑?可懂得耕种?”

    朱高煦记忆里不差,他记得眼下还没有建州女真,因此女真仅分为两部。

    不过,他虽然记忆不差,但对于没有学习过的东西是不可能猜测出来的,所以他并不知道明初女真人的情况。

    眼下既然有年轻太监可以为其解释,那他当然要好好听取,为日后经略东北做准备。

    “海西部族有大小城寨百余座,平日里也会种些豆子、蜀黍(高粱),豆子配合草料喂牲畜,蜀黍则是本族人自己食用。”

    年轻太监见朱高煦对东北感兴趣,不免对其解释道:“只是当地贫苦,一亩田地仅能出蜀黍八斗,经过处理后实得黍米五斗。”

    “五斗?”听到这话,朱高煦眉头一皱。

    明代一石约一百五十斤,而一石为十斗,五斗则是七十五斤。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