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8节 (第3/3页)
的老话,叫做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李谕看着信上几个歪歪扭扭的中国字,甚至“马”字还少写了一个点,也是哈哈大笑,虽然写错了,不过看得出这位大佬真是用心了! “定不负约!”李谕也在回信的最后用中文写下了“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八个字,他的毛笔书法虽然拿不出手,但是硬笔书法还是可以过关的。 不止普通的读者和学界大佬,冥王星的发现也在一些年轻人中掀起了小风潮。 美国,伊利诺伊州一所中学。 14岁的哈勃看着报纸欣喜若狂,原来天文学可以这么有趣! 少年哈勃是个数学小神童,更是个运动健将,拿过伊利诺伊州的跳高冠军,还创下了记录,甚至体育教练一度希望他成为一名职业运动员。 但是在一个非常平常的课堂环节中,当老师问到大家的梦想时,哈勃毅然决然说道:“我想做一名天文学家!” 无形间,李谕竟然又种下了天文学的种子,也是想不到!不过开花发芽就要很多年后了。 在英国的时间已经度过了半个来月,专使团马上要离开英国,前去法国。本来开尔文勋爵还想邀请李谕去做个演讲,可惜来不及了。 但开尔文勋爵还是很给力的,他通过自己的关系,让李谕得到了使用《泰晤士报》设在北京的电报台的权利。这在当时是最快的通讯方式,而且省去了一大笔电报费用。 当年上海到苏州这么近的距离,电报的价格已经达到了惊人的一个银元十个字!也就是十个字就要7钱银子,普通人真心发不起啊! 第六十七章 冤冤相报 专使团来到泰晤士河边的金丝雀码头,这次送行的不仅有亚瑟王子,还有爱德华七世的儿子——乔治王子。 此外,开尔文勋爵、哈金斯会长也亲自来到码头。 开尔文勋爵很喜欢这个每天都能带来惊喜的年轻人,虽然很不舍,但也要暂时告辞:“你以后就大胆用泰晤士报社的电报机,他们要是敢给你收费,就告诉我!” 李谕笑道:“多谢勋爵美意。” 哈金斯会长同他再次握了握手:“哈尔斯山的天文台我决定不再使用,而且我已经给他改名字叫做冥王天文台,以纪念你的发现。” 李谕道:“会长,您这么做就没有必要了,那么好的设备……” 开尔文勋爵摆摆手:“不用担心他,他又不缺钱。” 额……李谕确实想起来哈金斯会长本来也的确就是个商人出身,搞科学是爱好所致。 轮船的汽笛长鸣,李谕最后才登上船,站在甲板上同他们挥手告别。 载振他们已经看傻了眼,英国人怎么这么喜欢李谕?! 载振道:“这次你可真是出尽了风头,太后知道了肯定很高兴。” 李谕虚与委蛇道:“能让太后高兴再好不过。” 心里却在暗骂,和她有什么关系! 李谕现在多少还是有点志向的,虽然没有亲身经历过什么苦难,但是他看过历史啊! 至于四万万五千万中国人为什么会受那么大的苦,他也明白,所以他压根对清廷这帮腐朽的统治者没有任何好感,甚至说是满怀恨意。 可惜他不懂政治,更不懂军事。 好在他多少是个眼界宽阔的现代人,能屈能伸,辫子都能忍,就暂时苟且周旋,利用一下他们。 将来自己能做的,或许就是想方设法让尽可能多的人少受点苦吧。哪怕只是帮助了千分之一甚至百分之一的人,如此的大的基数,那就是45万到450万人! 这是什么概念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