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_第65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5节 (第2/3页)

的好事,怎么看你好像不太情愿的样子?”

    李谕忙摆出一副高兴的样子说:“好事好事,当然是好事,我刚才只是太震惊了。”

    张德彝笑道:“我刚进宫中授课时,和你的状态差不多,不过很快就适应了。我在报上看过你的新闻,以你的学识,连总教习都称赞,肯定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帝师。”

    李谕只能接受现实,到时走一步看一步吧。

    张德彝虽然在后世声名不显,但他的的确确也创造过很多个中国的“第一”。

    1868年中国第一次派外交使团访问欧美,就是他随使团当翻译;

    1876年中国第一次向外国派公使,也随公使作译官驻英国。

    中国第一个进入金字塔的人也是他。

    第一个记录西餐、第一个记载标点符号、第一个记录巴黎公社、第一个记载自行车的都是他。

    “自行车”的名字就是他最早翻译使用。

    最有意思的还是他是中国第一个记载安全套的人。张德彝所写的著作中,曾两次提到域外有一种叫“肾衣”的物品。

    在《航海述奇》中提到他1866年在法国的见闻时写道:“闻英、法国有售肾衣者,不知何物所造。据云,宿妓时将是物冠于龙阳之首,以免染疾。牝牡相合,不容一间,虽云却病,总不如赤身之为快也。”

    后来在《欧美环游记·法郎西游记》中,他又记载再游法国时的见闻:“闻外国人有恐生子女为累者,乃买一种皮套或绸套,贯于阳物之上,虽颠凤倒鸾而一雏不卵。”

    他已经认识到安全套的两大功能:预防性病和计划生育。

    但是,他却用儒家思想对这种违背人伦的事进行了严重抨击:“其法固妙矣,而孟子云: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惜此等人未之闻也。要之倡兴此法,使人斩嗣,其人也罪不容诛矣。所谓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作为早期的同文馆毕业生,即便张德彝周游列国,也仅仅是达到博文广知的程度,虽通晓外文这项工具,却并没有深入得真正学习西学。

    张德彝说:“给皇上当教习,很多规矩要懂,尤其是现在这种时候。”

    李谕知道张德彝的意思:“我懂。”

    张德彝继续说:“教材你可以自行选取,不过一定要先让太后过目。”

    李谕点点头,既然是控制光绪帝,学什么慈禧当然要知道个大概。

    张德彝继续说:“教课语气一定要平和,不能过于严厉,也不能过于柔和,要循循善诱,更不能责备皇上。”

    李谕笑道:“我也不敢。”

    张德彝说:“另外还有最重要的一点,一定记住,虽是师生,但更是君臣。”

    李谕倒是都明白,但现在光绪已经不是一个真正的皇帝,他的命运早在慈禧心中盘算好了。

    张德彝作为丁韪良的学生,知道丁韪良对李谕的重视,基本上是事无巨细给李谕讲得清清楚楚。

    李谕也挺感激张德彝,现在朝堂险恶,很难有人给你把坑都提前说明白。

    张德彝走后,王伯、赵谦以及刚刚搬进来的凤铃都震惊坏了。

    德龄终究是个女人,所以她给皇帝教习英文的事只在宫廷中知道,但提到李谕就没什么顾忌,再怎么李谕已经是轰动过欧洲科学界的人物,说他是大清现在最懂西学的人完全没毛病。

    凤铃刚搬过来,一进门就看见大内公公来宣读圣旨,直接傻在原地:“不会走错了吧?”

    直到赵谦拉着她一起跪下时才知道自己不是在做梦。

    赵谦同样惊呼:“老爷!哦不,先生!您竟然要当帝师!”

    李谕摆摆手:“有什么好大惊小怪的。”

    “哪能不惊讶?当朝帝师!这是何等的荣耀!”王伯双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