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相逢_喜相逢 第44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喜相逢 第44节 (第2/3页)

几年间成了宣州人口口相传的佳话。

    人们喜欢浪子回头,因为其中有改过自新的德化,有东山复起的振奋,有一波三折的传奇,而傅玉行这段故事中,又掺杂了寡妇嫂母不离不弃、将小叔扶持成才的隐线,既有浪子,又有烈女义妇,大大满足了人们对一段传奇的胃口。每每人们在津津有味将这故事讲完一番后,还意犹未尽地拈着胡须,来上几句道理:可见浪子回头,为时未晚哪!

    傅玉行听了,也唯有一声苦笑。

    浪子回头为时未晚,于旁人来说浪漫而轻飘的八个字眼,只有身处其中的人才知道背后是怎样不可消抹的代价,怎样的切肤之痛。

    又到春天,破落多年的傅家祖宅终于修缮完成,赵蘅和傅玉行在一个杏花漫天飞落的日子重新搬了进去。

    宅园被火烧过,又被刘凤褚接手改做游园宴乐之所,如今尽管试图复旧如初,终究无法完全找回原来的模样了。

    过垂花门,穿过抄手游廊,一路走过假山花园、桑榆院、栖凤院、漪澜院,书房后面有药圃,种着薄荷、茯苓、白芷……进去前会先看到一面写着“静气养神”的木匾。到了园林处,还是那片种着一排水柳的碧波池,旁边修着二层水榭——赵蘅和傅玉行曾经大打出手的地方。

    不知不觉,竟已有十年了。

    不论过去有多少针锋相对的局面,有多少恨之入骨的时刻,有多少撕破脸皮挖心刻骨的咒骂,他们现在和平地坐在水边的八角小亭里,坐在这个只剩他们两个人的巨大的家里,心里也说不清是千帆过尽的放下,还是除了放下别无选择的苍凉怅惘。

    无数的“早知道”,无数的“如果当初”……

    早知道,当初为什么要那样和她作对?

    早知道,为什么要欺负她?

    早知道,为什么惹她难过,为什么害她哭?

    搬回傅家的第一个祭日,赵蘅和傅玉行摆上祭品,对坐桌前,喝一杯淡酒,无情无绪的。后来那么多年里赵蘅一共只哭过两次,醉过两次,那晚都是第一次。

    她醉得不省人事,昏昏中只觉有人把她抱上床榻,动作轻柔,想扶她躺下。她抬手把那人环住了。

    很熟悉的体温,熟悉的怀抱里的感觉。

    “你怎么都不来看我……”她把整张脸埋在对方怀里,忽然闷闷地抽噎起来,也不出声,两手死死揪他衣服。实在委屈得狠了。

    那人却只是坐着,也不回应,她明明能听到他胸口的心跳,他为什么不抱她?

    “阿蘅……”耳边传来一声低低的轻唤,百转千回,难以言诉。

    他终于抬手抱住她,双臂收拢越抱越紧,仿佛是得而复失,其实从没得到过,不过是趁虚而入,偷一点梦寐以求的温存。抱得越紧便越灼痛,越痛却越舍不得放手。

    赵蘅第二天醒来,床前是空的。

    枕头湿了一片,摸摸脸上却没有泪痕,显然已被人擦拭过。

    窗外阳光照进,昨晚的一切恍如一场幻梦。傅玉行端着一碗醒酒汤从门外走进来,看到她已经坐起,他顿住脚步。赵蘅看到他,也说不出话。

    他走到床前,默默把汤递过,赵蘅默默地接。关于那个似真似假的梦,她什么也没有问。

    之后,没有人再提起那个糊涂的醉夜。

    第五十三章 觅爱追欢

    自从傅家为刘家援之以手,刘凤褚便时不时上门酬谢。不过赵蘅总觉得这人来得太频繁了,前日才送了只镇铺用的陶狮子药兽,昨日又是些燕窝、冰片的细料。这天更是直接用笼子抬了两只肥壮的梅花鹿到药铺前,把整条街的人都引了来看热闹。

    赵蘅在门口道:“刘官人,我不是已经说过,傅刘两家从此后无怨无德了不相干么?你无需再赠礼了。”

    刘凤褚如今又恢复了那副富贵骄人的气派,身材高大,手上洒金扇子一展,跟在赵蘅身后跨进店来,“傅家娘子待我如此仁义,我再怎么千酬万谢也是该的。之前的赠礼你一样不收,这血鹿总可以收下,这可是特意从京都围场里挑的。”

    面对这样大手笔,赵蘅却不免话里带刺,“本以为刘大官人多少会闹上几年饥荒,也安分一段日子,看来你的日子倒还很滋润。”

    刘凤褚笑道:“你让我不要再做祸害人药材买卖,我可是听你的了,如今我干的可是救穷帮困的事情。”

    赵蘅随口问:“是么,你做什么营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