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人在大宋,无法无天 第82节 (第3/3页)
等赵骏他们走出来的时候,才发现梁门外的坊市繁荣程度虽然比内城差一点,但似乎也差不到哪里去,只是房屋样式稍微差了一点。 内城都是高楼,也有白墙灰瓦的院落,而外城则大部分都是白墙灰瓦院落,高楼较少,显然内城的商业氛围更加浓郁,主要以娱乐、生活为主,有钱在内城会过得极为舒畅。 至于外城商业气息也不差,但稍微分散了一些,不像内城那么集中。 赵骏走出了内城,在外城四处闲逛,他甚至还去了大观巷去看了眼范仲淹的府邸,范府的房子比赵骏那套大很多,不过问了一下房价,发现比赵骏那套还便宜,只要八千贯。 离开大观巷之后,再往开远门的方向而去,随着离汴梁市中心越远,看到的房屋好坏程度就越差,靠近开远门已经是外城最外围,基本上都是一些破旧木屋。 来来往往的人其实非常多,刚出内城的时候地面还有青石板,但到了外围基本上就是夯土路面,行人也不再像内城的人们一样悠哉悠哉,而是行色匆匆,走路的脚步速度快了很多。 等赵骏出了距离宜秋坊,进入水门街的时候,见到的事情就完全不同了。 此刻他站在西城汴梁水门街与宜秋坊之间的桥上,拱桥连接着两岸,右岸小桥流水,杨柳依依,白墙灰瓦,似是小富人家,地面铺了青石板,还算干净,只有很少的房屋略显破败。 左岸则仿佛一片凋零,成栋成栋的小型木屋连排,衣衫洗得发白,满是补丁,面有菜色的路人随处可见,地面上很脏乱,污水横行,恶臭扑鼻而来。 做买卖的也非常多,拥挤的闹市贩卖的东西基本都是最廉价的物品,其中最多的不是品类繁华的糕点,而是基础米面。 一张大饼四五文钱,价格比内城便宜了不少。盐的颜色不是雪花白色,而是褐黄相间,近乎发黑。就连茶水清汤都不是内城那样,而是腐朽的陈茶,以及蔬菜叶汤,里面几乎没有一点油水。 这里每个街道的人流量比内城和靠近内城的外城大很多,赵骏看到很多抗麻袋的苦力,河边码头有搬运工人,成群的乞丐在街头流浪,衣衫褴褛的穷人多得数不清。 “让一让,让一让。” “糖葫芦,又大又甜的糖葫芦。” “诶,你这个人怎么回事!” “卖炊饼勒,好吃又便宜哟,快来买啊。” “小偷啊,偷东西啊。” “抓住了,敢偷我们的东西?打死他。” “不要打了,不要打了,官差来了。” “兄弟们,走!” 原本乱哄哄的街道随着官差到来又迅速恢复平静。 这里与内城截然不同的是每条街都没有衙役巡逻,只有街头街尾会有几个开封府坐班的役员。 毕竟整个汴梁开封府人口一百五十多万,而内城就已经足够大了,占地至少得十平方公里以上,外城则是内城的数倍,整体面积达五十多平方公里,人口稠密度大概3万人每平方公里。 而后世总人口两千多万的首都北京,人口稠密度也不过一万人每平方公里,就可以知道汴梁的外城到底有多拥挤。 别说一个开封府,就算加上皇城司,也很难管理得过来。 赵骏眉头紧皱地看着这一幕。 他并没有什么举动,在这个时候他更像一个看客,了解汴梁的情况,深入民间清楚疾苦。 果然,在内城待久了,就会觉得这世上到处都是国泰民安。 但仅仅只是离开了内城,到了外城的外围,就已经能够很快地感觉到极大的贫富差距。 一河之隔,那边是歌舞升平,岁月静好。这边是滚滚红尘,世间百态。 不过赵骏也并没有多说什么,任何一个国度都有贫富差距,他所能做的就是看,看看这世间的一切,把所有的情况搞清楚,再做自己的总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