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人在大宋,无法无天 第365节 (第2/2页)
个军团五千人,战斗力强悍,乃是大宋的镇国神器。 这次全军大整顿,各地都派出使者严查军队,整饬军纪,为了防止西夏和辽国进犯,朝廷特意派了火器营三万五千人戍边。其中两万人在河北路,一万五千人在陕西路。 没想到这次竟然能遇到两营一千人。 孙光义介绍道:“他们二人是奉命北上前往会宁镇守,路过古渭寨,我又恰好看到了你发的烽火,于是就马上请他们过来驰援。” “你们带了多少大炮?” 王士允连忙问道。 大炮? 曾勇和张文武对视一眼,笑道:“没有一门。” “没有大炮?那可如何是好。” 王士允忧心忡忡道:“西贼不知道什么时候也做了大炮,虽然不如我们的炮,可他们的射程比我们远了太多。” “无妨。” 张文武从身后掏出一细长物,拍了拍道:“我们有枪!” “枪?” 王士允上下打量道:“这也算枪?” 火枪虽然早在两年前就制作成功,但一直是机密,从制造好到正式量产,一直只有火器营才有。 曾勇说道:“将军不信,来日西贼来犯,我们自然会让他们知道厉害。” “先进城吧。” 安子罗连忙招呼他们。 当下王士允带着孙光义等人就先入城内。 进城之后,众人齐聚城主府。 他们把目前的形势简单地说给了几人听。 眼下的兵力对比非常悬殊,哪怕有孙光义他们过来,青塘与宋国联军也就一万多人,而敌人却有十万。 所以王士允建议把缴获的西夏大炮安装在山上,这样大炮加上高山的射程,就能射到敌人阵地。 唯一的问题是他们带一百多斤的小炮上山容易,可带两千多斤的大炮就难了。 本来山路就崎岖难行,这大炮很难带得上去。 然而张文武和曾勇却拒绝了他们的提议,他们建议就把大炮摆在城墙上,与敌人对炮,他们会在开战之后,从侧翼发起突袭。 由于大炮转向比较难,更何况对方一定会把大炮摆在阵前远射,只要他们从侧面或者后方突袭,侧面与后方都是西夏军队,敌人就不可能用大炮打他们。 到时候张文武和曾勇会让西夏军尝尝火枪的厉害。 王士允和安子罗都觉得他们有点盲目自信了,可见他们自信满满,又觉得朝廷既然建了火器营就不会无的放矢,最后经过商议,决定还是按照他们的办法实施。 于是到了翌日,青塘与大宋联军,便开始严正以待。 第282章 不堪一击 九月二日,上午辰时末,天地苍茫。 兰州城外旷野辽阔,遥远的西方平原上,无数密密麻麻的黑点,徐徐向着城池进发。 城外栖息的百姓早就逃散,有的拖家带口往南逃入了山里,有的急急忙忙躲入了城中,还有的干脆背井离乡,往东逃入了宋国境内。 西夏人趁着宋军在内部整顿,自顾不暇。又趁着青塘久经商事,疏于军事训练,想一举拿下兰州,随后西取河湟。 宋军虽然遣了火器军一万五千人到了西北边境,然而消息短时间内送不出去,尚未有宋军来援。 但幸运的是,恰好有两营火器军奉命前往大宋最西北的边境线会宁驻扎,路过古渭寨的时候,被当地将领孙光义给拉了过来。 他们本来就是来边境驻守打仗的,听说有仗要打,火器营的两个指挥使曾勇和孙光义,自然要过来帮帮场子。 大宋与青塘之间,可是签订了宋青战略互助契约的,朝廷也常说要对青塘的唃厮啰多有帮扶。 所以众人跃跃欲试。 深秋九月,塞北天气已经在慢慢变寒。 虽然草还尚未变黄,可旷野之上,已是一片褐绿交嵌。 兰州城一直都是吐蕃人、回鹘以及汉人常住地,这里很多少数民族都学会了耕作,游牧与耕作并存,成为了极罕见的游耕民族。 但此刻城外的农田早就已无人耕作,村庄在几日间同样是空无一人,只剩下被遗弃的狗子嘤嘤狂吠。 大队西夏士兵绕过村庄,从北面的旷野上向着兰州城北的方向而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