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人在大宋,无法无天 第439节 (第1/2页)
另外还有忠节军团、宣毅军团、威果军团三个军团总计十多个就粮营分布在各州轮流就粮。 也就是说,两浙路常驻的有广德军和南康军两个营一千人,轮流驻扎的就粮营十多个,要想调动五六千禁军还是没什么问题。 问题在于这些士兵互不统属,又不可能把兵权交给地方官员。 一者南方诸路是不设经略使的,转运使没有兵权,掌军机乃是大忌。 二者谁也说不好江浙路官员和地主有没有牵扯,万一达不到他要的效果呢? 所以还是得派个人去。 得找个狠人。 赵骏想了想,狄青杀外敌挺猛的,但镇压地主不一定下得了狠心。 他这次要的可是两浙路血流成河呀。 “你们想想谁能领兵去?说实话,要是实在没人就我亲自去了。” 赵骏环视众人询问。 他杀汴梁黑恶势力,杀贪官污吏,杀勋贵将门,死在他手里的没有十万也有八万了。 不过以前是为了争权,为了肃清官场,为了解决冗军之患。 而且杀黑恶势力和勋贵将门都在汴梁直接动手,杀贪官污吏也是巡视天下的时候见到就顺手宰了。 这次还专门跑到浙江去,属实是有点浪费时间。 他可是日理万机得很。 “狄青不能去吗?” 晏殊问。 “说实话,这点小事真用不到他。” 赵骏摇摇头。 “让枢密院随便派个将领去就是了,如今大宋将星云集,还怕找不到人手吗?” 张士逊笑道。 “不行,我还有些事情要交代,我怕那些人不懂我的意思。” 赵骏说道。 怎么杀,杀到什么地步,最后怎么处理,都是有学问的。 不能说派个人去,见到是杀汉人就心慈手软,或者不管不顾,先屠个干净再说,那显然会有问题。 因此必须要有分寸。 这就造成去的将领得智慧,不能没脑子。 李迪想了想,忽然笑道:“汉龙,谁说领兵出征,就必须武将。” “哦?” 赵骏看向他道:“复古公的意思是?” “我看夏悚就很合适。” 李迪淡淡地道:“他武将出身,又为文官,文武兼备,你看如何。” “哦,是了,那就夏悚吧。” 赵骏顷刻间就明白了。 除了夏悚为人狠辣凶悍,且素有谋略能听得懂他的话以外。 最重要的是夏悚如今早已经成为赵骏门下走狗。 而他成为财政部尚书已经有五年了。 从庆历元年爆发的冯士元案,造成财政部尚书程琳落马开始,夏悚就立即抓住机会,投靠赵骏。 正常情况下,政制院最早的那一批人,除了晏殊和范仲淹是五年前才从候补同知调进去的以外,其余吕夷简、王曾、宋绶、蔡齐、王随、盛度等当时的三相三参,都该退下来了。 而王随和盛度已经病逝,那么今年下半年,吕夷简王曾宋绶和蔡齐四人就得退居二线,可能弄个其它太师、太傅、太保之类的闲职养着。 不过赵祯还是比较念旧,宋绶和蔡齐年龄也不算太老,一个五十六岁,一个五十八岁。如果赵骏不反对的话,很大可能还是会留在政制院,继续发挥他们的余热。 但吕夷简和王曾就不行了。 他们的身体确实出了大问题,病退的概率非常高。 这种情况下,五年前政制院的十二个宰相,很可能就会只剩下赵骏、晏殊、范仲淹、宋绶、蔡齐、张士逊、李迪、蒋堂、贾昌朝九人。 吕夷简、王曾加上病逝的盛度,减少了三个。 现在天下各地事务非常多,随着经济、军事、人口、教育、文化等多方面发展,政制院要处理的事情也非常多。 而且张士逊和李迪都上了年纪,平日里大事主要还是赵骏晏殊范仲淹等人在处理。 因此这一次大概率又要扩充人员。 此次章得象、杜衍、陈执中、文彦博、宋庠、庞籍等各部有才干的尚书呼声很高。 至于夏悚,他为人不怎么结交,历史上跟反对派也并非朋友,就是立场上反对范仲淹而已,朝内并没有多少支持者。 但作为赵骏的小弟,又怎么可能会不照顾一下呢? 毕竟以后要还有这样要动刀子的事情,总不能老是让赵骏亲自操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