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人在大宋,无法无天 第516节 (第1/3页)
“还不如保留着辽国,让他们帮我们做基层统治,从而开通互市,吸引那些人过来贸易,利用他们为我们运送原材料。” “这也是我为什么一直反对把辽国灭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说到最后,赵骏也露出苦笑。 说真的,他要是有什么穿越金手指,可以有什么系统让大宋几年间就进化到新时代,那他真不介意灭了辽国,顺便再统一全球什么的。 但这是真实世界,不是什么历史爽文,他是真的做不到啊。 最简单的例子就是在后世内蒙当前的新巴尔虎右旗,20亩地才能够养活一只羊,而至少需要300-400头羊才能够完全供养一个五口之家;一个完整的牧民家庭需要6000亩左右的地才能够养活。 这还是有现代工业文明的反哺,比如后世的草场已经可以人工种植,飞机可以四处撒草籽,冬季草料能够完全共享的情况下。 而在古代一户五口之家的牧民,比后世的牧民需要的草地多了不知道多少。甚至可能一年下来,你得赶着自家的牛羊群走几百公里,才能维持得了基本的生存需求。 可以说整个蒙古草原的游牧民族,一生当中百分之七八十的时间都在赶着牛羊去吃草,能够停下来的时间很短。 如此一来,游牧民族流动性太大,很难在一个聚集地长期生存。 灭辽容易,可后面的统治就麻烦。 你去派人统治,几乎没有统治的可能性,无法耕作,无法设立官府,也无法组织牧民。可能一个牧民小村居住的范围,就比大宋的一个州还大。 你不去派人统治吧,那更血亏。因为你要灭亡辽国,就必须派遣大军北上,深入草原,进攻辽国的上京道。 相当于汉武帝再灭一次匈奴,李世民再灭一次突厥。 那样国家要出的人力物力非常多,兵力几十万,粮草几百万吨。如汉武帝打匈奴,差点把国内打崩溃。李世民灭突厥虽然花销能接受,可也是出动了十多万大军。 白白浪费那么多人力物力,却连一点好处都捞不到,这仗打得必然是亏麻了。 毕竟汉武帝和李世民都有理由,那是匈奴和突厥威胁到了汉武帝和李世民的政权,不得不悍然出兵,稳固自己的政权。 但现在辽国已经完全威胁不到大宋的政权了,再打这一战不是白亏钱? 所以总结来说。 现在确实不是灭辽的好时机。 还不如放任辽国在北方与其他民族部落内耗。 一来可以加剧辽国自己崩溃速度,让他们自生自灭。 二来也可以维持北方的基本统治,让蒙古草原的游牧部落和东北的渔猎民族可以继续与大宋保持贸易关系,利用他们继续充作原材料提供方。 “其实我们不用主动派兵去进攻辽国,辽国估计也撑不了多久了。” 赵骏最后说道:“辽人主要的人口区域就是燕云十六州,主要赋税区域也是这里。失去了燕云十六州,辽国就元气大伤,损失非常大。” “此战过后,辽国国力衰败,加剧他们的国家崩溃是迟早的事情。东北女真人,草原蒙古人都不是善茬。” “估计要不了多久,耶律宗真就会陷入无止境的内乱当中。他哪还有什么精力南下,光镇压叛乱就够他受的,甚至辽国政权都有可能被颠覆。” “所以我们根本不需要花费那么多国力去攻灭辽国,过两年把西夏灭了,彻底打通河西走廊,把西域收回来就行。” “现在我们的当务之急,就是加速我们自己内部的发展,提高生产力,沉下心去做学问,搞科研,举国家之力发展教育,提高国民综合素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