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人在大宋,无法无天 第555节 (第2/2页)
就已是分崩离析,再也没有了曾经的辉煌。 而这一切都离不开李元昊穷兵黩武、刚愎自用,以至于国贫民怨,叛乱四起。李氏积攒了三代的基业,就此烟消云散。 内乱下的西夏边境自然也受到了严重的波及。 以前的西夏边军或是逃跑,或是参与内乱,或是被边境城主控制。很多城池都没有了军队把守,各种烧杀抢掠的事情层出不穷。 在治安严重下降的情况下,除了少数不怕死的以外,大部分汉人商贾自然也都不敢过来贸易。 让曾经繁华的边境呈现出一片萧条和死寂,连生气都仿佛少了几分。 “狄相,后方有快马过来了。” 亲卫对狄青说道。 狄青其实也已经听到了后方远远地传来轻微的马蹄声。 他放下望远镜,扭过头看向身后。 后方山峦翠绿,在层层叠叠的山岭当中,有一条弯弯曲曲的道路向着土门寨而来。 有一队骑兵迅速靠近,还在山脚下就被狄青的亲卫队给拦截住。 过了片刻有一骑士飞奔上山。 这小山丘本来就不高,黄土高原很少有超过几百上千米的高山,因为这里海拔本来就偏高,多是几十米、百来米的高度。 没过多久骑士就上到山顶,来到狄青面前翻身下马,单膝下跪拱手说道:“报,大帅,有朝廷急令!” “何事?” “尚不知,是诏书和政制院的手令过来,转运使请大帅回去。” “嗯,我知道了。” 狄青点点头。 他其实知道是怎么回事。 这次来之前赵骏和范仲淹也找他谈过。 由于一些特殊原因,范仲淹和张亢已经不可能再领兵出征。 所以朝廷打算让他担任这次进攻西夏的主帅。 当时狄青非常惊讶,连忙推辞。 他给出的理由是自己没有当统帅的经验,且非文官出身,景泰会比他更合适。 实际上他说的也没什么毛病。 狄青是从军伍当中崛起,一路从小兵升迁,最高的时候担任过宋辽战争东路海军总管。 而那一战的统帅是范仲淹,他则属于偏师将领负责切断辽国后勤补给线。 相比于当统帅指挥统筹全局,他确实没这方面的经验。 另外就是景泰也非常善于兵事,又是进士出身,完全符合朝廷对于军事主官必须是文官的要求。 但这一切的前提条件是景泰年轻一点的话。 景泰是天禧三年的进士,只比范仲淹小两岁,今年五十七了,身子骨不是很好。 历史上他就卒于明年,前段时间又生了病,朝廷打算召他回京,一来养病,二来他的功劳很大,升到中央担任兵部要职。 因此从目前的情况看,想找一个进士出身,军事能力不亚于范仲淹和张亢的文官,显然就比较困难。 反正赵骏是不太信任韩琦。 那么唯一的选择自然就是从武将里面挑。 而武将的话。 还有谁比狄青更合适呢? 于是赵骏和范仲淹对他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在情况下狄青也无法推辞,最后只能领命。 不过由于担心西夏那边警觉,所以西北这边暂时风平浪静。 狄青也是秘密前往西北,只带了数百卫士,没有带汴梁的精锐大军。 这段时间他一直在宋夏边境四处视察,观察敌人的边境防御情况。 现在朝廷的命令既然到了,显然就是他出兵的时候。 一日后,狄青回到了延安府。 永兴军路转运使王沿已经在府邸等着他了。 当狄青进入延州州衙的时候,王沿出门迎接,先拱手道:“狄相。” “见过狄相。” 其余永兴军路转运副使郭劝、鄜延路经略使刘平、延州知州陈如锡、鄜延路兵马总管任福等人也都纷纷行礼。 “王帅司有礼,诸位有礼。”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