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人在大宋,无法无天 第616节 (第2/3页)
贾昌朝。 说起来贾昌朝年龄其实不算大,五十五岁的年纪至少在政制院里算是少壮的了。 所以见到他一个比自己还年轻十多岁的人摔了一脚,老头们都乐不可支。 唯有赵骏看到他摔倒,想着贾昌朝最近确实有些患得患失,走路都变得毛毛躁躁,大抵也能猜到是因为要退休的关系。 今年也是贾昌朝的第二个任期结束年,四十五岁拜相,除了站队吕夷简以外,更重要的是能修河。 不然在赵骏这里也不能过关。 可正因为上位太年轻,退休也太年轻,五十五岁在别的岗位已经老了,在官场却是黄金年龄。 虽然在宋朝时期,很多高官都是四十来岁当宰相,比如范仲淹吕夷简王曾等人都是四十多岁当宰相,可谁甘心自己的任期就十年呢? 这让赵骏开始考虑起这個问题来。 倒不是考虑增加宰相的任期,而是考虑宰相退休之后的事情。 以前他没有想过是因为以前很多宰相都是任期上就病死,即便能安稳退休,像蔡齐、宋绶和蒋堂,如今都已经六十多岁高龄。 在古代这已经算是比较长寿的,所以后世官场40多岁很多人都在厅级浮沉,在古代却可以当宰相。 但却不能忽视了有部分宰相比较长寿,如张士逊就活了80多岁。 这些人拥有丰富的治理经验,甚至还有各种专精能力,比如贾昌朝对治理河水就有独到的见解,并且还是当世大儒,精通训诂古文。 如果这样的人四十多岁就进入政制院,五十多岁就退休了,那对于国家来说也属于浪费人才。 眼下五十多岁就面临退休问题的暂时就只有贾昌朝一个。 赵骏想到这里,思忖着即便贾昌朝退下去,也还是得给他安排个职务,让他发挥余热,可不能放他告老还乡。 “这门口的青石板该换了,来往的人多了,踩得就越圆滑,到了雨天容易摔着。” 贾昌朝不知道是意有所指还是真的在埋怨什么,在门口附近的书吏搀扶下站起身,抻了抻刚才支撑自己倒地时的右手,摇摇头苦笑道:“又或者是我老了。” “贾相还年轻着呢。” 杜衍抚须道:“跟老夫比起来,我看贾相再做十年相公都行。” 这话倒是不假。 政制院里贾昌朝五十五岁,是仅次于赵骏最年轻的,然后就是郑戬刚满60,其余都是60-80之间。 最老的张士逊以及第二老的李迪病逝之后,目前就是74岁的杜衍年龄最大。 因此可以说目前政制院基本处于老人政治状态。 要改变这种状况,估计就得等到这一届换届,让富弼、文彦博、韩琦这些“00后”上台来才能换血了。 听到二人的对话,赵骏眼珠子转了转,笑着打趣道:“我看贾相确实还年轻的很,这一届换届要是走了着实可惜,到时候我找官家求求情,看能不能让你留任,这样也好发挥一下余热。” “嗯?” 范仲淹皱起眉头道:“这样岂不是坏了规矩?” “规矩也是人定的嘛,何况贾相的情况比较特殊,有些事情就应该特事特办。” 赵骏对他使了个眼色道:“虽说我最近正在敲定国营企业员工50岁就应该退休,并且领退休工资的事情,但那是因为现在大宋的人均寿命还比较短,等以后平均寿命提升上来,再把退休时间往后推移,但当官和在工厂上班岂能一样?总不能才五十来岁就得退休致仕,赋闲在家,那也太浪费人才了一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