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人在大宋,无法无天 第636节 (第1/2页)
而谭文学他们这一次要先下南洋,至占婆国,再到室利佛逝,穿过马六甲海峡,至朱罗王朝,之后又会去后遮楼其王朝、索兰基王朝、萨马拉王朝、白益王朝,最后抵达阿拔斯王朝。 这个路线就是从后世广州出发,先到越南南部,然后到马来西亚,经过新加坡,穿过孟加拉湾,抵达斯里兰卡地区,再北上沿着印度半岛,一路驶入波斯湾。 差不多相当于郑和第四次下西洋的大部分路线,沿途要经过八个国家,然后在中东通知十多个阿拉伯帝国的分裂国,以及几个欧洲国家。 因此去南洋的时候,广州本地军队就要护航,由王锴和黄署负责,等出了马六甲海峡之后,则由靖海军护卫。 可以说谭文学他们能否顺利完成任务,就全靠他们,所以自然要提前相熟认识。 介绍了三名主要武将之后,王罕又向他们介绍道:“这位是室利佛逝大商人莆晋,此行就是你们出使室利佛逝时的翻译。” “草民见过谭郎中,章郎中。” 莆晋连忙行礼。 二人看过去,就看到是之前坐在角落的藩商,皮肤略黑,看上去珠光宝气,但面对他们却十分拘谨。 “嗯。” 谭文学和章有为微微点头。 谭文学其实研究过室利佛逝的礼仪,对方是个佛教国家,并非汉传佛教,而是南传佛教,也知道南传佛教的基本礼仪。 但他不是佛教信徒,用佛教礼仪回应一来在这样的场合有些不适合,二来显得太过尊重对方. 是的,就是太尊重对方了。 汉代的时候,汉朝的使者出使的时候都相当横,就是过来逼着你在匈奴和大汉之间二选一。 如果对方国家与匈奴勾结,就会一言不合杀对方的国王、丞相、大臣之类,如张骞、傅介、班超,都是此中翘楚,可从来都不会对对方多礼貌。 所以大宋这次的使者就是这样,临行前知院说了,大宋不会主动欺负别人,该有的正常礼节要有,但绝对不会被别人欺负。 使者代表的是大宋朝廷,什么身份见什么礼仪,即便对方是国王,也最多就是拱拱手,绝不可能下跪。 因而区区一个商人,点点头就行,没必要过于尊重。 不过那莆晋却并没有因为对方只是微微点头致意而感觉到愤怒,反而十分高兴,连连露出讨好的笑容。 接着王罕又继续说道:“这是占城商人辛押陷啰,此行是占城向导。” “你好。” 谭文学与章有为又点点头。 “这是朱罗国商人佛莲,此行是朱罗国向导。” “你好。” “这是后遮楼其国商人” “这是阇婆国商人” “这是浡泥国商人” “这是注辇国商人” “这是大食商人.” 王罕一口气给他们介绍了十多个商人。 这些都是常年居住在广州本地的国外大商贾,一年基本上要往返于本国与大宋之间一至两次。 大宋在城内寻找向导和翻译的时候,这些明明已经是顶级大商贾,却都踊跃报名。 要知道根据《宋史》记载,侬智高攻打广州时,掳走藩商足足有数万家。 注意,是数万家。 以一家即便只算三口来算,那也是十多万人。 再算上没掳走的,历史上此时广州的外商人数至少在二十万以上。 而如今历史改变,海贸更加旺盛,根据统计部数据,去年在广州常年定居的外商,已经达到了四十万以上。 这些人富得流油,服饰皆金珠罗绮,用皆金器皿。所建屋宇宏丽奇伟,益张面大,富盛甲一时,修造的伊斯兰教塔寺高入云表。 每到宴会则挥金如粪土,舆皂无遗,珠玑香贝、狼藉坐上,以示奢侈。可见他们财富丰厚,生活富丽奢华。 不过面对谭文学他们,却一个个都非常拘谨,在这次宴会上,地位却是非常的低。 很快谭文学与他们一一会面,并且都微微点头表示友好。 之后王罕带着众人到了位置上,各自坐下。 谭文学与章有为分别讲了几句话,说了奉天子诏令出使西方,代表朝廷,辛苦在座各位云云。 众人纷纷鼓掌。 十多年下来,鼓掌如今已经从政制院传出,在官场上渐渐流行。 等坐下后,章有为好奇地对王罕说道:“漕司,我原本以为这次只是找了一些普通向导和翻译,没想到都是商人,他们都要回国吗?” 王罕笑道:“郎中有所不知,你们每到一地,必然需要当地权贵带着你们去找国王,若是普通人,又怎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