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大宋,无法无天_人在大宋,无法无天 第665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人在大宋,无法无天 第665节 (第3/3页)

抽了抽鼻涕。

    这大起大落来得也太快了,让人都反应不过来。

    “只能说很大可能性。”

    赵骏手里依旧捏着玉玺,崇政殿赵祯书桌旁的窗户开着,一缕夕阳洒落进来,让玉玺透露着明亮的光。

    赵骏指着玉玺周围略显膨胀,里面还有裂纹的模样说道:“你们看,这龙角上的缺口摸起来非常光滑,绝对不像是最近才砸出来的,哪怕是打磨也不会造得那么逼真,肯定有年代感。再就是这玉玺里面的裂纹。”

    说着赵骏可惜地摇摇头道:“这个裂纹应该是高温燃烧过产生的膨胀裂口,因为和田玉内部结构并不稳定,达到一定温度就会让它膨胀裂开,透过看的话会看到里面皮色自然,沉稳,可能已经经过了几十年的沉淀。如果是新造的玉玺,再经过高温煅烧裂开,裂口一定不会像现在这样看起来平滑,皮色也一定会更加鲜艳。”

    在穿越之前赵骏其实不太懂玉石。

    不过穿越之后,家里和田玉制作的东西非常多,不仅有赵祯的赏赐,同僚的赠送,还有妻子娘家送的玉石。

    把玩久了,自然也就稍微懂点。

    而包括赵祯在内,其实也不乏这方面的行家。

    到了他们这个位置,除了国家大事以外,平日生活当中,收集点古玩字画,玉石翡翠之类是很正常的事情。

    之前是因为太执着于传国玉玺的主要特征。

    现在经过赵骏的指点,也确实发现正如他说的那样,里面的痕迹都充满了历史感,新伪造的玉玺,绝对不会像眼下这样看着自然平滑。

    “要是这么说的话,那能百分百确定它是真玉玺了。”

    众人都瞪大了眼睛。

    赵骏把传国玉玺放在了书桌上,笑道:“在没看到真东西之前,我认为应该是九成九假货,只有1%的可能性为真。但现在嘛,估计90%是真。”

    “怎么才90%啊?那还有10%呢?”

    赵祯一愣。

    “剩下的10%就是大宋上亿的人口当中出了一个绝顶的造假天才。”

    赵骏想了想,说道:“这个人在特征上首先敏锐地找到了真正的八字刻文,然后又从诸多史书当中,确定玉玺的整体模样。之后排除掉了“天命石氏”的说法,采纳了“魏受汉传国玺”的记载。最后费劲心思做旧,搞出了一个充满年代感的玉玺出来。如果真有这么个人的话,那我反而不会怪罪他,而是会招到宫里做文物修复工作,这样的存在简直是个神乎其神的人物!”

    “这么一想,确实如此,难度实在是太大了。”

    “不错,里面的困难可以说层出不穷,先不谈真正的八字刻文只能靠猜,单说这排除“天命石氏”的印记就很让人难以抉择。毕竟《太平御览》也是流行于我大宋的流行本,正常人都会以为这是从哪本史料当中记载抄录下来而选择采纳,到时候说不准就会出现左边“天命石氏”,右边“魏受汉传国玺”的情况,从而被人找出漏洞。”

    “是啊,相比之下做旧反而最容易,因为这纯粹是技术活。而之前的几个特征完全要靠猜测和抉择,无数本记载传国玺的史书里,但凡有一本史书没有研究到位,那就竹篮打水一场空。”

    经过赵骏的层层分析,抽丝剥茧,大家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所在。

    如果真有这么一个人能够在那么复杂的情况下,还原出一条清晰的玉玺脉络,并且还复制假造出了这么一个完全符合记载的玉玺出来,那实在是太夸张了。

    有这样恐怖的执行力,干点什么不好?

    所以很大概率,这玉玺就是真玉玺,只不过在史书当中被记混了,冉魏之前还是真第一枚玉玺,到冉魏之后就是假玉玺,真玉玺变成了北魏所得的第二枚玉玺。

    之后又经过种种奇特经历,隋末唐末三选一之下,神奇般地保存到后唐,因火烧变成黑石头,被掩埋在废墟下,躲过了儿皇帝石敬瑭的寻找。

    “不得不说,这是个奇迹。”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