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41节 (第2/3页)
,“等我回到内地,会派专业人士过来谈判,大概会在三月份。” 邹文怀跟王权握了握手,“好,我等你。” 王权看了看天色,“要不是天色已晚,还真想参观一下嘉禾啊。”那里肯定可以看到很多童年回忆。 邹文怀,“明天也来得及啊。” 王权摇摇头,“霓虹那边还有一摊子业务,等下次过来的时候再麻烦邹先生吧。” 听到霓虹还有业务,邹文怀对王权的好奇心又浓了一分,当年可以说是嘉禾带领港片趟出了一条路,缔造了八九十年代的辉煌,难道下一个华语电影的辉煌将应验在这个年轻人身上,他这是要做邹文怀第二啊! 想到自己曾经的理想和未竟的心愿有了后继者,邹文怀走路都精神了不少,感觉自己也能像邵六叔一样活到一百岁了。 当然,还要靠陶老哥的神通医术,陶老哥比自己大几岁,可如果把头发染黑了,别人估计会以为他是自己的晚辈。 医馆的客人都走了,陶李满过来问,“爷爷问你晚上有地方住吗,如果没有可以住家里。” 这是把他当成自家人的待遇。 王权出了房间跟陶大器解释,“爷爷,我还要去趟东京,桃乐丝在那边等着我呢。” 一听这个,陶大器恨不得把人扔出去,“那你还傻站着干甚,快点去找她啊,别让她久等了。” “是是是~” 王权出了巷子本想打车,没想到程龍大哥派来的那辆车和司机又回来了,于是他上了车,同时给程龍打个电话,感谢大哥帮忙。 “事情很顺利?” 王权,“人已经见到了,确定了邹先生的意愿,接下来就是商业上的事了。” 程龍感慨,“我的青春啊,几乎都在嘉禾,如果你真得手了,一定要好好对它。” 王权郑重,“一定。” “哦,对了,本来我也要打给你的,有个事,”程龍道,“吴思远你知道吧,下午我们打球,我说到你在香江,没说嘉禾的事,然后他就问我能不能跟你联系一下。” 吴思远王权当然知道,最早在邵氏影业,跟邹文怀有几年的交集,后来自创思远影业。 他也算是程龍的伯乐之一,程龍早期代表作《蛇形刁手》《醉拳》都是吴思远监制的,徐客后来的多部电影都是由他监制或出品。 另外他也在搞院线,ume国际影城这个品牌就是思远影视公司的,走的是高中端影城路线。 此外他还在香江多个电影协会担任重要职务,在邵六叔和邹老板几乎退休的现在,他算是香江影坛教父级的大佬之一。 “吴先生找我什么事啊,我还要去趟东京。” “去东京干嘛,寻开心啊?” 老龙有点以己度人了,王权回道,“龙抬头在东京有一个分部,过去处理一些业务。” “年轻人太有事业心了,这样,我把他电话给你们,你们看电话上能不能说清楚,怎样。” “可以,麻烦大哥了。” 随后王权拨通了吴思远的电话。 “王导是吧,你好你好。”吴思远用标准的普通话交流,他现在的事业重心已经放到了内地,算是最早北上发展的香江电影人,很多香江内地的合拍项目都是他在积极推动。 王权礼貌道,“吴先生客气了,您找我是有什么事吗,因为我现在要赶去霓虹,没法当面请教。” “哦,没关系,电话里说也是一样的,”吴思远笑道,“是这样的,我想邀请你加入第1届亚洲电影大奖的评审团,不知道你意下如何。” “亚洲电影大奖?” “是的,”然后吴思远开始解释,“这是由香港国际电影节协会创建的,今年是第一届,旨在表扬亚洲电影业界之杰出成就,并对全亚洲不同类型的电影作品及电影精英予以肯定,我们的评审团是由多位国际影坛举足轻重的人士组成的,颁奖嘉宾也都是亚洲著名影星。” 一听这个奖项名字,王权大概就知道是怎么回事儿了,香江电影的影响力在逐年衰落,香江金像奖又不愿意放开规则向金马奖学习接纳所有华语片,依然坚持固守港片阵营,最大的让步就是合拍片允许提名。 于是香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