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91节  (第1/2页)
    无法想象,这将是一个何等阶段的产业。    巴厦礼爵士已经决定了,等到这边的事情搞定之后,立刻去为这等灯泡申请专利。    “苏曳爵士,如果用蒸汽机推动这个发电机,那不但不需要用人力转动,而且还可以把发电机做得更大更大,是不是能够点亮更多的灯?”有人问道。    苏曳道:“您真的非常睿智,这艘大型客轮只需要多一台蒸汽机,产生的电力,可以安几百上千个灯泡,到那个时候,这艘客轮才可以真正的灯火通明。”    目前在欧洲发电机技术,已经步入正规,甚至电动机技术,也已经有了雏形。    但是灯泡,是一个绝对的空白。    甚至很多人都想好了,生产出来的灯泡,首先就安装在白金汉宫。    这不但是一种伟大的象征。    更是对阿尔伯特亲王的一种感激。    “苏曳侯爵,你计划中的工厂里面,有没有这个灯泡工厂?”某个财团负责人道。    原本没有,但是现在有了。    因为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系统的工程,通用电气搞得起,他苏曳搞不起。    这个工厂在苏曳的计划里面,是非常后面序列的。    但是现在看来,现在就可以拥有了,规模不用太大。    更多是一种噱头。    就如现代的很多大公司,他的主营业务可能是其他东西,广告啊,搜索啊等等。但是他会拨出一部分资金,开发属于未来探索性的项目,这样能够提升一个公司的逼格。    投资商人又问道:“那刚才那个,能够唱歌的机器工厂,也会有的。”    原本也是噱头的。    但是,现在也有了。    因为这东西实在很难大型量产,而且还是要依靠手工制作。    但作为噱头,它是绝佳的。    可以幻想一下,在欧洲大型博览会上,摆着一排留声机,点亮一排灯泡。    那这个展位,一定会成为焦点,万众瞩目。    何等之吸睛。    利用这两个噱头,打响品牌,进而推销真正想要卖的东西。    比如轻巧的自行车人,又比如香烟,来自东方的丝绸等等等,肯定会有非常意想不到的效果。    “苏曳爵士,您简直是一个魔法师,给了我们巨大的惊喜,也让我们看到了未来。”东印度公司相关的负责人道:“但是,中国绝不是一个办工厂的好地方,这里的人太愚昧了,这片土地太腐朽了,根本无法诞生出优秀的工厂。”    “所以,我们愿意投资你,但却不是在中国,而是在英国。”    “您完全可以做这个企业的负责人,并且让王室给您爵位,从此以后,您就是一个大英帝国的爵士,您完全可以在欧洲大陆取得巨大的成功,创造前所未有的奇迹。”    “如此一来,您获得的成就,肯定远超过您在中国的成就。”    呃?!    倒是没有想到,你们还有这个提议?    偏偏在场十二个人,都表示同意。    觉得在中国,实在不是一个开办工厂的良好土壤。    苏曳心中冷笑,若不是为了这个国家,我折腾这么多做什么?    而且我一个中国人去欧洲办企业?只怕最后被生吞活剥,什么都没有剩下。    苏曳道:“诸位先生,也就是说你们都愿意投资我的工厂。但是却不愿意把工厂放在中国对吗?你们的核心焦虑,就是觉得中国根本培养不出合格的工人,对吗?”    “当然,你们国家的人愚昧了,太蠢笨了,无法作为一个先进企业的工人。”    “而且你们的环境太腐败了,也无法进行正常的经营,我们的投资会彻底困死在这里的。”    “另外,你们国家太乱了,我很难相信我们的投资在这片土地上,会得到安全保证。”    在场所有财团负责人,纷纷点头,表示同意这个看法。    苏曳道:“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请诸位跟我去一趟九江,也就是我们工厂的即将所在地。”    在场十二人对视一眼,然后点了点头。    ……    次日,两艘炮舰挂着苏曳新军的旗帜,护送着一艘小型客轮,离开了上海,前往了九江。    而剩下的这些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