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森小馆_第69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9节 (第2/3页)

了清晰的痕迹。

    又意外的从指路人那里告别,重新踏入正途, 继续延展独属于自己的生命长度。

    但,被铭刻的印记清晰而美好的留在了以‘人生’为名义的里程碑上, 镌刻着点滴的释然和幸福。

    天公再次作美, 姑娘们走后, 青森才又开始下雨,淅沥沥的中雨冰冷又无情,断断续续下了三天,等阳光再次出现,是在一星期之后。

    气温如同出了故障的火箭, 被几倍的重力裹挟住的飞鸟,陡然下降到零度附近徘徊。

    剩下的树叶是几乎是一夜之间掉光的。

    阿恬有过一些观察,落叶在秋与冬之间藕断丝连,最后一场雨水仿若最后的利刃, 将它们无情的剥离开来。

    太冷了,阿恬换上了毛茸茸的衣服,踩着毛茸茸的靴子走了出去,准备把地暖打开。

    青森的一楼和二楼都铺了暖水管, 听说是将地热水从地下引出, 从青森小馆路过一圈再回去,所以温度不像城市里烧的那么热还可控制, 偶尔还需要开空调平衡一下温度。

    不过现在嘛,打开三分之一的阀门就好。再冷冷就需要全开起来了。

    开完了地暖,阿恬又跑去后院看白菜的长势。这批白菜种下的时候有些晚了,本着能长出来就长,长不出来就给鸡鸭加餐的原则,阿恬管理的也很随性。

    不过,从现在后院里面的长势来看,还是很喜人的。

    阿恬已经将所有白菜都打了捆,再过几天,这批白菜就能收获了。留下一些放地窖里面自己吃,剩下的打算全部腌成酸菜。

    之前本来打算从村子里买白菜,甚至买现成的酸菜,后来想想,地空着也是空着,人闲着也是闲着,不如就都干了吧。

    她还没腌过酸菜呢,不如按照自己的想法腌一次,万一腌出来的别有一番风味呢?

    带着对未来自制酸菜的期待,阿恬开火放入存好的鸡架子熬鸡汤,给自己下一碗鸡汤面吃,吃完下午准备去村子里找汪伯挑些肉。

    腌咸肉灌腊肠的季节又到了,之前是从村民那里买的,这次她打算自己动手试一试,听说不是很难。

    之前从村民那里只买了咸肉和咸排骨,这次她准备买半扇猪回来,外加一些猪蹄和猪头一起腌。

    除了猪肉,她还打算腌点咸鸭、咸鸡。

    自从甜甜带来第一只鸡鸭之后,平均每隔三天,它都会带鸡鸭回来,给自己和阿布加餐之后还剩下不少,足够阿恬挥霍的。

    鸡汤面的面条是手擀的,阿恬揉好了面,开始擀大面皮。屋子里面,地热水开始发挥作用,不似之前森冷的凉气,开始暖烘烘的。

    阿恬脱了带一层薄绒的卫衣,只穿一件秋衣擀面条,脑门还出了薄薄一层汗呢。

    做手擀面的面需要和得硬一些才行,面皮的薄厚也要适中,是个既需要体力又需要巧劲的活。

    好在阿恬擀习惯了,现在已经开始将面皮折起来切面条了。

    下次试试拉面。将每根面条切得粗细均匀的阿恬这样想。

    那下午的时候从汪伯那里订点牛肉和牛骨吧,牛肉拉面能做成清汤的还能做成炖煮的,光是想想,唾液就有些不受控制的分泌,饥饿感更甚了。

    砂锅里面,鸡架已经开始散发香气,胡椒粉的辛辣和蒸汽一起飘散在了空气里,如果温度有味道,那大概便是如此情形了吧。

    将切好的面条散开,在上面撒上一些面粉防止粘连,阿恬转身走到炉灶旁边打开了砂锅盖子。

    她并没有加任何的调味料,只放了葱姜还有胡椒粉去腥,是最纯粹的鸡骨香气。

    将葱和姜从砂锅里面捞出来,阿恬看了眼汤的颜色,盖上盖子决定再熬一会儿。

    打开冰箱,拿出几根小青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