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2节 (第2/2页)
……可别把客人唱跑了…… 突然,她看到了右边那张光碟上,为首的位置,刻着两个与其他歌曲风格完全不同的名字。 《星辰大海》 《少年》 这是红歌?庆典歌曲? 小姑娘将信将疑的将光盘插入电脑,保险起见带上了耳机,准备先自己听一遍。 五分钟后。 悠扬的女声,响彻在整个商场内。 无数人正在购物的人,因为这极度抓耳的旋律和女声,抬起了头,望向了喇叭。 这是什么歌?哪个明星唱的? …… 京北,某辆保姆车中。 “那姐,那个‘歌颂华诞’专辑出来了,你的歌里面也收录了,我拿了一份,放来听听?” 被称为那姐的中年女人打了个哈欠,录了一天音的她很疲惫,无所谓道:“放吧。” 经纪人将光碟插入车载cd,很快机器就识别了出来,自动播放起了里面的第一首歌。 不过经纪人在前奏刚响起就狂按“下一首”,因为她知道自家那姐的歌在第八首。 “等等!刚才放的什么歌?前奏挺好听的!” 经纪人看了看手上的包装:“我看一下,叫《星辰大海》……” “倒回去,我听听。” 悠扬的前奏重新响起,那姐微微皱眉,很新的编曲手法,有种…… 朝前时代的感觉…… 而当悠扬的女声响起时,这位老大姐眼前一亮:“这姑娘声音好听诶!嗓子老甜了!” 东北腔都炸出来了。 经纪人只能附和道:“是挺好哈!” 她其实听不出来,只觉得歌的不错。 一整首歌听完,那姐才再度开口道:“这歌谁写的?是熟人么?也不对……这编曲太超前了,不像是我们这帮人,不会是外国的吧?” 经纪人一边翻看封面上的信息,一边说道: “庆典歌曲合集,不太可能是外国人吧……我看看,找到了,作词、作曲、编曲、制作人一肩挑,叫阿瑞,演唱者叫阿倩。” 那姐一愣:“这两名字……是不是有点敷衍了?哪冒出来的。” “第二首歌《少年》也是他俩的组合,要听听么?” “赶紧放一下!还整了两首啊!” 同样在京北,朱耀庆将光碟放进了自己的cd机中,带上了自己心爱的铁三角耳机。 每天循环一百遍,为的就是一个心情愉悦! 加班都没这么累了。 果然,自己的音乐审美是没问题的,全国企事业单位、各个省级、市级、县级部门,第一轮反应上来的歌曲版权使用情况中,就属《星辰大海》最火热,使用次数最多,《少年》紧随其后。 将专辑中的一众成名老歌手和献唱明星都比了下去。 其实也不奇怪,都花钱了,自然要放好听的。 拉一大群人合唱,自然也要唱点赏心悦目的。 那些成名歌手和献唱明星,名气是大,但作品未必有多用心,很多都是为了参与官方活动,随便买了首还不错的曲,然后依靠出神入化的调音入围的。 你正当那些演员,个个会唱歌啊? 况且真的有大火潜力的歌曲,那些明星歌手可不会拿来投稿,都藏着掖着等发专辑呢。 所以其他人的歌,怎么能跟《星辰大海》和《少年》比。 于此同时,《星辰大海》和《少年》,也借着“歌颂华诞”专辑,广为业内人士得知。 有的人好奇作曲者,有的人好奇演唱者。 有的成名歌手,见演唱者和作曲者都是新人,打起来自己去唱这首歌的主意,到处打听版权费用,想要捡个漏。 有的唱片公司,惊艳于“阿倩”的嗓音,想要签约这个新人。 也有的明星团队,惊叹于“阿瑞”的才华,想找他邀歌。 因为圈内“阿瑞”“阿倩”都是查无此人,似乎不是任何一家的艺人。 所以他们唯一的途径,就只有通过“60华诞文艺指导工作组”,找朱耀庆。 朱耀庆对于这些人的询问,表示: 好好好,我们一起把这个“阿瑞”炸出来,他太宅了,邀请了几次都不愿意来京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