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86章 (第2/2页)
只是东宫驱逐季党的借口,并非是真要江宁一年之内产出那么多,江宁先稳下来,丝绸的事,我们慢慢处理。”陈鹤掰半个烧饼递过来,“再吃点?” 余逢生连连摆手,她一个北方人,来在江宁,至今水土不服,饮食不服。 那厢里,水图南走出衙门,发现卫光文没走,和车夫老潘等在一处,二人抽着烟聊天,吞云吐雾的,水图南下意识拧起眉心。 “图南,”卫光文夹着才抽到一半的卷烟,指间一点火星忽明忽昧,“已经不早了,还去铺子么?一起去吃饭吧。” 老潘已经飞快熄灭烟袋,两手扇散周围的青烟,去解拴在拴马桩上的马绳。 “我在衙门里吃过了,陈大人请的,”水图南看着眼前这个面孔有些陌生的青年,道:“光文,你我自幼相识,有话但说无妨,不必像和其他人那样弯弯绕绕。” “好吧,我确实有件事想同你商量,”卫光文叹声气,眼神不敢和水图南接触,“不好在街上讲,我们找个地方坐吧。” 水图南点头,转身朝另一边:“老潘,去附近的茶居。” 老潘应了是,她继而看向卫光文:“你的车跟着老潘就好,茶居离这里不远。” 她拒绝任何光文与她同乘的可能。 大通主营茶叶,在江宁城内又岂会少大通的茶楼。卫光文摸摸鼻子,点头应好。 据他所知,于霁尘虽然恶贯满盈,但对发妻还算厚道,干干净净地给图南留了三千架织机,六万亩桑田,二百家绸行,二百家茶叶行,十一座茶山,五万亩茶林。 再加上水氏织造自己的家底,图南成为新的商会之首可谓板上钉钉。 这个时候,母亲非要逼他来找图南,还说什么于霁尘死了,打铁要趁热,钻空要趁虚,可他哪有那个底气开口啊! 作者有话说: 【1】乞骸骨:官员退休。 65、第六十五章 暴雨决堤,大水漫灌,房屋倒塌,路毁田淹,卫氏瓷行几条常走的货道被毁,短时间内无法通行,出货成了大问题。 “新的通行路凭办下来还需要一段时间,我想,瓷行可否方便跟着大通的茶叶,往外出两批十分着急的瓷货?” 夜色降临愈发早,立秋前还是天光大亮的傍晚时分,立秋后的现在已是暮色垂垂,茶居已过吃茶高峰期,来客零星,尤显得茶舍清幽。 雅致的小茶室里,卫光文直言所求,自也不敢让大通吃亏:“当然,一切照商会的规矩来,过路费用如数交给大通。” 大通的茶叶产销量多,以前的孙氏向官府申请有专门的走茶道,于霁尘吞并孙氏后,直接将孙氏向官府申请的走茶道,从官府手中买走,成为大通的私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