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崇祯最后的忠臣_第3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节 (第2/2页)

    说到这里李适卖了一个关子,把目光扫向周延儒。

    周延儒顿时不悦,区区一个七品编修居然敢对我内阁首辅大臣挑衅。

    “哼,百姓不识教化,盲目跟从而已。”

    李适就知道这大明的士大夫会这么说,当然他们也是这么认为的,可能只有少数士大夫会有不同的见解。

    “没有想到周大人会这么认为,那是不是应该派出大臣去教化百姓,那么流寇将不攻自破。”

    周延儒顿时对李适怒目而视,本来不想回答李适的话。但是身为首辅大臣,要是连一个小小编修的挑衅都应付不了,那还有什么威信可言。

    “乱世将用重典,不好好杀一下流寇的气势,怎么能顺利教化他们。”

    李适等得就是这句话,

    “哈哈,没有想到周大人居然如此浅薄。就算你将流寇全部杀光,还会有无数的流寇如雨后春笋一样冒出来,你杀得干净吗。”

    “说起教化,我大明教化百姓快三百年,可有什么用?”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现在的大明百姓是吃不饱穿不暖,你还指望他们明事理,真是痴人说梦。”

    李适再次把周延儒给刺激到了,一口气差点没有缓过来,

    “你,你,谬论,李适,你离经叛道,妄为圣人徒子徒孙。”

    然后周延儒的一大票小弟跳出来攻击李适。

    李适哈哈大笑,“说不过就来群攻,也不过如此吧。”

    周延儒再次差点一口老血吐出来,只得使出杀手锏。

    装作颤颤巍巍的样子,将头上的乌纱帽摘了下来,匍匐在地上,悲痛欲绝的说道,

    “陛下,老臣无能耽误国事,请陛下允许臣乞骸骨归乡里。”

    第5章 流寇剿灭不尽的原因

    周延儒的杀手锏一出来,果然就有官员都站出来向崇祯皇帝挽留,同时逼迫崇祯皇帝对李适下手。

    “陛下,周阁老勤勉任事,维持国事实属不易,千万不能让周阁老离去,不然大厦将倾啊。”

    “陛下,周阁老殚精竭虑,犹如定海神针一般,不能寒了老臣之心,请陛下惩治李适大不敬之罪。”

    “陛下。。。”

    崇祯皇帝一看这架势就头痛,很想直接一句话让周延儒滚蛋。

    原本崇祯对周延儒抱以厚望,希望他能力挽狂澜。

    但是这快接近一年时间来看,周延儒的毫无作为让崇祯皇帝很失望啊。更加上今年的两场大战役的失败,让崇祯彻底对周延儒失去了信心。

    但是把周延儒给撸掉,换谁上啊?现在是真的没有合适的人选。

    李适?崇祯突然被自己的疯狂想法给惊住了。但是现在崇祯对李适的好感爆棚,只可惜李适的官位低微,看来自己要破格录用啊。

    “好了,不要吵了。”

    崇祯打断了还要说话的大臣,转身来到周延儒身边,将他扶起,和颜悦色的说道,

    “周先生,内阁不能没有你啊,你的辞呈朕万万不可能接受。”

    周延儒趁势卸坡下驴,装作感激零涕的样子,

    “陛下以国事托付于臣,臣无以为报,只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同时周延儒心里得意,我这杀手锏一用果然名不虚传,连皇帝对自己的态度都好多了。

    这接下来就要惩治李适这个小贼了,果然大明不能没有我周延儒啊。

    果然只见崇祯皇帝转向李适,出言呵斥道,

    “李卿,周先生再怎么说也是我大明的内阁首辅大臣,你要注意你的态度。”

    这就完了,周延儒???

    周延儒自问对崇祯十分了解,不然怎么能成为崇祯朝目前在位第二长的内阁首辅。

    要知道崇祯一朝大部分内阁首辅的任期都是几个月,唯有温体仁和周延儒在内阁首辅的位置上坚持了好几年,而且这二人还后世打成奸臣。

    意思是这哥俩也不是啥好人,要说能力肯定是有的,不然怎么能混到内阁首辅的位置上,但是他们在位有个特点那就是不办事,俗语有云占着茅坑不拉屎。

    接着便又听到崇祯皇帝说道,

    “李卿,你接着说流寇的问题。”

    李适淡淡一笑,看来崇祯开始找其他的拯救大明的路子了,对这一帮传统的大臣不再感冒了。

    “为什么会有无数的百姓加入流寇,不是因为周阁老所说的百姓不识教化,而是因为年年的旱灾让百姓食不果腹。”

    说到这里李适停顿了一下,瞟了一眼周延儒,果然对自己怒目而视,不过李适只是宛然一笑,继续说道。

    “河南,陕西年年旱灾,民不聊生,百姓为了活下去,只有造反这一条路可以走。”

    “而闯贼主要也就是是河南陕西一带步步壮大,因为他们有无数的兵源,也就是这一带上千万百姓可供他们驱使。”

    “这也是为什么闯贼可以失败无数次,还能站起来的原因。”

    李适的话顿时让崇祯茅塞顿开,其实也有些大臣知道这个原因,但是因为他们站的角度不允许他们这样说,没有想到今天被李适公开说出来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