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爆红,从正确使用黑料开始 第100节 (第2/3页)
一种一切都会白费的恐惧,所以他刚到这里就发现他们摊上了最差的那个展馆之后,他就像个脆弱的小孩一样被击中了,一瞬间,恐慌爬上了他的心头,那些被他强压下去的疑虑全都又冒了出来——“万一我真的错了呢?万一我们的电影真的没有那么好怎么办呢?”“或者说它足够好,但是其他人欣赏不了它怎么办呢?”“或者本来他们是能欣赏的,但却因为场馆有问题而欣赏不了了呢?”“谁都不爱在大街上看电影吧!那也太难沉浸进去了!” 秦尤立刻就发现了艾德看上去像是要惊恐发作了,她伸出手,按住艾德的肩膀:“冷静。” 她只说了这么一句话,艾德却莫名觉得自己的呼吸和心跳都渐渐平静了下来。 秦尤见他好转一些,才开始接着说话:“对我们的电影更有信心一点吧,相信它足以让人忘记周围的环境,而且隔音效果不好或许是好事呢,场馆内的人鼓掌的时候,外面的人不也能听见了吗?” 她的声音并不重,但却具有一种令人信服的力量感,而且说到最后一句的时候,她还轻笑了一下,艾德能感受到她并不是故作轻松,而是真正有着强烈到近乎盲目的自信,这种自信的感染力很强,让他慢慢安心了下来。 安心下来后,他便有些羞愧,作为这里唯一一个有电影制作经验的人,他本来该护着其他人让他们不要紧张才对,现在居然反过来要投资商安慰他了……而且虽然拍了一个月的戏之后,他很难将秦尤与特蕾莎这个角色彻底分开来,他总是容易觉得秦尤比她实际年龄大不少,但仔细想想,她还是个货真价实的小女孩儿呢,他真是……太丢脸了。 羞耻感最能使人奋进,突然振作起来的艾德转眼间又不见了,大概是去运作什么了,而秦尤和李平导演还有其他几人,由于基本两眼一抹黑,艾德也没给他们安排什么任务,就干脆去《复仇》参展的场馆等着他们的电影播出了。 《复仇》的演员是新面孔,导演也是新面孔,电影又由于确定参展较晚几乎没什么宣传,所以进来的观众颇有些稀稀拉拉。 不过这才第一场嘛,问题不大。 秦尤坐在后排位置,颇有些期待地看着屏幕缓慢地亮起。 她其实已经看过好几次了,粗剪版,最终版,《复仇》的每一版都是经她过目的,但是在小屏幕上看和在大屏幕上看是完全不同的体验。 巨大的荧幕本身就是电影的魅力之一啊…… “一道理想的移民爬梯是这样的,第一代做苦力,供养第二代上医学院或法学院,体体面面地跨入中产阶级,运气好的话,第三代一飞冲天,成为了什么知名的艺术家或者大企业家,毕竟有了钱,就该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了,不是吗?” “但是……那些没能爬上这道天梯的家庭呢?” “又或者,那些反而跌落的了呢?” 一道犹如科普片旁白一般的女声响起,瞬间抓住了所有人的注意力。 这道女声既冰冷,又嘲弄,仿佛是从更高的维度审视着所有人的上帝。 然后荧幕彻底亮起,光鲜亮丽的办公楼里,一位看上去就精明强干的女性正站在她的办公桌前,皱着眉朝电话那头说着什么,她身上有一股颐指气使的气质,简单说,就是做惯了上司所以不允许别人质疑或反抗的气质。 《复仇》这部电影,正式开始了。 第63章 影片的前五分钟, 通过两个场景——她工作的地方和去参加同学会——快速地刻画出了特蕾莎·杨的人生轨迹。 一个永远的优等生,成功者,精准地走对了每一步,终于爬上了人生巅峰。 她的人生仿佛没有失败这个词, 理所当然地, 她看不起失败者。 其实这种主角一点儿也不受圣丹斯电影节的欢迎。 一个典型的圣丹斯电影节电影的主角应该是这样的——平凡, 普通,或许算不上多好,但不能太坏,最重要的是, 要让屏幕前的观众可以轻易共情。 特蕾莎·杨简直与这个标准背道而驰,照理来说,这样的主角是绝不该在圣丹斯电影节受到欢迎的。 但是, 凡事总得有些例外不是吗? 而天才的电影,注定就是为了成为例外而存在的。 荧幕上,生活完美而又井井有条的特蕾莎·杨正不满地看着女儿空荡荡的房间, 然后又更加不满地看了一眼手表——现在已经晚上七点了, 她的女儿却还是没有回来, 她很生气。 于是她拨通了她女儿好朋友家的电话, 她其实对露西选择的这个朋友并不满意,詹妮弗不太聪明, 跟上公立学校的普通课程都费劲,她父母又是典型的“她开心就好”的放任她自流的不负责任的父母, 露西和她一起玩耍总让特蕾莎感到不满——她是坏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