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鱼目混珠 第63节 (第2/3页)
和少君彻夜留宿光庆殿一事太过荒唐,传出去到底不合礼制,幸而能贴身伺候的都是新帝一手提拔的心腹,人人守口如瓶,只在私底下议论二人浓情蜜意,好不快活。 入秋之后,天一日日冷了起来,孟渔畏寒,太和殿早早就烧起了银炭,但他不大乐意待在屋檐下,隔三岔五就要往外跑。 他曾设法想从禁军身上偷到出宫的令牌,但手法不精,几回都被察觉也就作罢。 又发现御膳房每日运出用来装食材的木桶足以容纳一人,趁机躲了进去,结果没到宫门口就被扣了下来,还惹了一身腥。 再有混在下朝的官员里意欲蒙混过关…… 孟渔逃离的法子层出不穷,却没有一个能成功,为此很是挫败不已。 挫败的不止他一人。 上回蒋嘉彦信誓旦旦说能带他出宫,不出所料碰了壁,大抵是觉着丢脸面,好些天才失魂落魄来找他。 “太妃说你是陛下的少君,没有陛下的准许,不可以带你出去。”蒋嘉彦岔岔不平,“我又去问父亲,父亲也是一样的说辞。” 他看着孟渔的眼光变得可怜,“我一个月都能出去两回呢,怎么到了你这儿,一次都不行?” 一大一小蹲在假山旁,皆托着腮,将两颊的肉挤得微微变形,远远看去像两个鲜亮的石墩子,宫人在离他们几步外的地方,听不清他们谈话。 孟渔不想把自己的烦恼强加在不知事的蒋嘉彦身上,忍俊不禁道:“那你以前在宫外都做些什么呢?” 蒋嘉彦兴致勃勃,“父亲会带我去游湖、踏青,还教我念诗、写字。”他的小脸很快跨下来,“可是后来父亲不要我了,如今我出宫也不乐意与他见面。” 孟渔想起二皇嫂离世的那日,才两岁的嘉彦不懂生离死别,在他怀里嚎啕大哭,年幼丧母的蒋嘉彦而后又被迫与父亲分别,他这个年岁还不明白大人的无可奈何,若是可以,蒋文峥又如何舍得将他送到宫里来? “嘉彦,这天底下没有人比你父亲更在意你。”孟渔娓娓道来,“你小时候生过一场大病,是二王爷日夜不休地照顾你,他疼你都来不及,怎么会不要你呢?” 蒋嘉彦似有些动摇,但立刻又气汹汹道:“你少为他说好话,上次他拿藤条打得我疼了好几天,我才没有他这样的父亲!” 这话要是传到爱子心切的蒋文峥的耳朵里该叫他多么的伤怀,孟渔当然不知,蒋文峥早听过一回了。 他心里一惊,去拉嘉彦的手,想再劝说几句,后者兔子似的蹦起来,瞪着他,“你跟他是一伙的,我不和你说了。” 蒋嘉彦甩开孟渔,撒开腿就跑。 孟渔急忙忙起身去追,转过一个拐角,跟埋头走路的内监撞了个正着,险些摔翻在地。 内监心惊胆战地跪下来磕头,嘴里念着“奴才该死”。 孟渔沉吟不语地盯着对方的头顶,跟随他的宫人上前询问,“少君,您没大碍吧?” 他摇摇头,摆手道:“我没事,你走吧。” 内监感恩戴德,再给他嗑了两个响头才起身离开。 孟渔见蒋嘉彦已经跑得不见人影了,晃晃悠悠地回太和殿,恰逢午憩,便将宫人都打发到殿外等候。 片刻,躺在榻上的孟渔慢慢地张开了自己紧握的五指,掌心俨然抓着一小张被折叠成方形的白纸——是方才“不小心”撞到他的内监塞到他手里的。 他翻过身借着被褥的遮挡打开了白纸,简短的一句“风月平生意,江湖自在身”让他呼吸停了一瞬。 他下意识瞄了眼披风后宫人的影子,用力握住薄薄的纸张,心快速地跳起来。 谁会给他塞这样的诗句?又是在暗示些什么? 孟渔细细思索许久,蒋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