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50章 (第1/2页)
世家们通过此举审核拉拢人才,听话的留下,壮大己方势力,不听话的打压下去。 所以朝廷尽管有各种平衡,但都是世家与世家之间的博弈,曾有帝王唯才是举,拉拢寒门,但也不过是昙花一现。 很快寒门要么同化为世家的一员,要么被打压下去。 所以桀骜的李太白,尽管才华横溢,尽管名满天下,依旧无法实现政治抱负。 难道真是那些他拜谒过的人,看不出他惊世的才华吗? 不是的,只是相比才华,他们也看到了太白的桀骜和不服管教。 而才华惊世的李太白,很幸运的生在盛世大唐,所以才有那般气度,只有盛极的开元盛世,才能蕴养出千古独一份的李太白。 可他最大的不幸,也是生在了开元盛世的顶盛时代。 这时,唐朝已经发展到极盛,千古未有,皇帝李隆基自认为已经可比肩太宗皇帝了,是时候好好休息享乐了。 可换个方向,这难道不是已经到达巅峰后,无法做到更好,干脆摆烂了? 李隆基看不到目标,没有前进方向,失去追求后,只能放过自己。 这已经是封建王朝的顶尖封,再也上不去,做什么都是枉然,有心无力。 李隆基是个把唐朝推向盛世的帝王,前半生顺风顺水,即便有波折,可国家在他的治理下,一步步踏上巅峰。 可之后呢,无论做什么,好似都没多大效果? 如此一来,进取心感到了无力,无法再从帝王这份职业上,获得成就感。 这让前半生习惯了一次次成功的他,如何能适应? 所以渐渐的,便转移了自己的注意力,开始放在艺术,享乐上,最后沉浸其中,不可自拔。 当然,他也错误的以为,朝廷已经到了顶点了,再无法向上,只能维持现状。 那他这个伟大的帝王,守成还不是轻易而举? 甚至都用不上他,只要选好一个宰相代他处理那些繁杂的事务,他只要掌控好宰相便可。 而这于他而言,轻而易举! 至于朝廷上那些反应出来的问题,在赫赫盛唐,都是小问题,宰相便可解决。 事实上,张九龄确实做的不错,能清晰的认识到开元盛世下的危机,为维护开元盛世做出了重要贡献。 而这让李隆基产生错觉,以为他眼光独到,看中的所有宰相都是张九龄这样的。 所以他放心大胆的沉迷享乐,纵情声色。 而李白,就是在这个时候,出现在他面前。 纵使他才华惊天地泣鬼神,李隆基也把他当写诗配乐的,因此此时的李隆基,不需要有本事的人。 他已经没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