爹爹的内卷日常_爹爹的内卷日常 第33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爹爹的内卷日常 第33节 (第2/4页)

,真是不识时务!

    “都是他自作主张,可不是我的意思。”秦严才不愿意为了这种事伤妻子的心呢。

    他们之间自然是早有默契,虽然秦严从未说过为她空置后宫,但实际上他就是基本做到了。

    长孙令心里有数,不会为了这事闹腾,不过是方才见他气盛,抓住长孙家一点痛处就在那哭唧唧,还索要赔偿。夫妻两个之间,总是一强一弱,强弱交换,攻守互易,那才有意思。

    因此她才出言逗他几句。现在正色道:“官家来批阅吧。”

    秦严就接过折子道:“这些人真是没完没了的。到底是朕的后宫,还是他们的后宫。操心这么多。”

    他们刚刚大婚的时候,那时候还是景平帝在位,他还是太子,他们住在东宫。大概是因为景平帝更偏爱小儿子吴王,当时朝臣还以为景平帝要改立太子,吴王上位有望,因此当时对东宫的关注不够。东宫只有太子妃一个,也没有招人耳目。

    可后来新皇登基,一群人为了自己或家族的利益,趋之若鹜,恨不得新皇后宫中多进几个妃子,自家女儿也有份,最好还能得宠,提携家里父兄。

    这时候,只有长孙皇后一个可就不行了。朝臣们纷纷反对,顶着武安侯核善的目光,也敢说长孙皇后独霸后宫了。

    皇后淑房独宠,哪怕她膝下有两个孩子了,哪怕她从来都行事稳妥,也还是被人非议。太上皇和康太后两个也闻着声来掺一脚。

    那时候他们说的话多难听啊,似乎巴不得更多人来分长孙皇后的宠,如此帝后分离,小皇帝也失去了武安侯府这个强大的妻族支持。

    “迫于无奈”,永徽元年宫里举办了一次选秀。一大半勋贵世家们如获至宝,纷纷将家中最出色的女儿送去参选,只盼能在宫中得个份位。

    谁知道官家居然是个不贪花好色的,只点了四位女子入宫,分别出自康家、柳家、南家、杜家。南家与杜家只是小家族,他们都想不明白为何这两个女儿能得到皇帝青睐。康家则是康太后娘家。康家女儿和柳家女儿位份最高,给了贵人。

    康贵人呢,是康太后的侄女。柳家虽然是世家,但柳贵人也与康太后有点关系,她母亲是康氏女,她是康太后的外甥女。当时大家都觉得太后娘娘只怕是疯了才下这种昏招,强逼着官家将自己母族的侄女和外甥女一并纳了。这是真明目张胆·安插钉子啊!

    可康太后也冤枉,她哪有给官家他们施压啊!是,她是希望侄女和外甥女都能入选,可官家那个东西岂会听她的吩咐?所以她也没去自取其辱,又哪里知道官家是犯了什么病,居然将她们两个一起留下?

    真是白白背了锅。

    康贵人和柳贵人两个表姐妹同年入了宫,本是同盟,可没想到柳贵人步步高升,三年后就升到了贤妃的位置,可怜康贵人还是原地打转。她恨柳贤妃还来不及呢。之前康太后跟着太上皇在昆山养病,她也经常写了信去和姑母哭诉,说柳氏是个小贱人云云,时常霸占官家,丝毫不顾姐妹之情。

    那康太后又是怎么想的呢。对她老人家来说,虽说两个都是她的子侄辈,可柳贤妃到底姓柳,她得势了于康家也没多少好处,不如捧康贵人来的划算。可康贵人不争气哪。真是没用的东西。

    但是自打去年回了宫之后,这姑侄两个来往越发的近,康太后自然也为康贵人撑起了腰,也时常将柳贤妃叫了去,敲打提点。

    这次屡屡给官家上折子请求选秀之人,正是礼部苏侍郎。他真个是服了,官家自打登基后,就只选过一次秀,为官家选秀自然是礼部的本职工作,既可以服务好官家,上头满意,又可以从中吃拿卡要,让有心中选的秀女家族出财出物,他们巴不得赶紧再来一届选秀。

    盼啊盼,官家始终没有这个意图。急得他们在心里抱怨不已:哎呀,官家怎么不像他爹那么好色啊!

    要知道,太上皇在位期间,可是选了不少宫妃啊,几百之数也是有的。即便是退位之后,常宁宫也始终莺歌燕舞不断,他倒是还想选好人家的女儿,可谁稀罕他一个过时的老头子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