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爹爹的内卷日常 第33节 (第4/4页)
此,如何绵延子嗣?我大周朝如何得有今日?”他言下之意是,没有多几个皇子来当备胎,始终是不稳妥。这下子倒搞得他像个忠心耿耿、一心为着官家的臣子了。 在驸马都尉看来,晋阳王方才所说,更像是一种狡辩。 宗室之内,居然有了分歧。 朝臣们都看起这场热闹来。按照官职算,当然是晋阳王比驸马都尉更高。按照亲疏算,那也是晋阳王与今上更亲,晋阳王是正儿八经的秦姓皇族,驸马都尉只能算是外来人。但如果换一套标准,按照尊卑算,驸马都尉是晋阳王的姨父,她是小辈,自然不能太针锋相对。按照男女之别,驸马都尉的性别在朝中占多数,晋阳王的性别在朝中只占极少数。 晋阳王是唯一一个女亲王,说实在的,女帝去世后,她的位置也挺尴尬的。幸好大宗正的位置一直被她牢牢把在手里,景平帝在位的时候,因为和这个堂妹关系不远不近,宗正寺也不是什么紧要部门,也就没有动她的位置。 她是个明白人,知道自己要依靠官家,这时候必然要为官家冲锋陷阵。 “可笑!皇嗣多就一定好么?驸马都尉莫非没有听过‘八王之乱’和‘玄武门之变’么?”晋阳王当然要破除他的言之凿凿,“依微臣之见,若是唐高祖只有太宗一个儿子,岂不更好?” 何至于让唐太宗留下逼父弑兄的千古骂名啊。若是能选,难道唐太宗不想当独生子么? 众人纷纷色变。好家伙,晋阳王的歪理居然还真的有几分道理。官家若是不问女色,膝下又已经有了皇长子,皇长子又素来聪颖知礼,不必与兄弟相争,祸乱朝政……倒也未必是件坏事啊。不少老臣心里都若有所思起来。只是,才一个皇子,到底是有些不保险! 他们是支持官家的,官家在做皇帝这件事上比太上皇要靠谱太多了,因此才爱之深,责之切。就都有些怒其不争地看向官家,哎,官家你若真爱长孙皇后也无妨,好歹多与皇后生几个皇子吧。皇后一次就是龙凤胎,可见也不是不能生的,何至于这些年了,再也没有喜信传出呢! 驸马都尉也是心里一惊,但他心下一转,很快就有了辩词:“晋阳王的意思是,太上皇绵延子嗣,反而是不对的么?”他本想说“反而是贪花好色之徒”,但唯恐话传到太上皇耳朵里,得罪了他老人家。 嗬!这一招也挺狠的。他直接用本朝的帝王说事,尤其是太上皇的身份又很敏感,逼着晋阳王做选择:要么得罪太上皇,要么就自打嘴巴。 朝臣们眼观鼻,鼻观心,都想知道晋阳王如何选择。 晋阳王当然要一条路走到黑了,中途踹队友一脚的那叫叛徒,她秦乐宁死不做叛徒。“恕微臣直言,太上皇后宫近两百之数,皇嗣只有官家、吴王、宁王、永宁长公主四人。官家后宫仅一掌之数,却有皇长子和大公主。若论比例,官家虽少置妃嫔,皇嗣也算不得少了。” 众朝臣:…… 晋阳王可真敢说啊。这不就是说,太上皇产出五十比一,官家产出二比一,显然是官家生育能力胜于他父皇么。还别说,晋阳王这人身上,是有些歪理的。 也就是太上皇不在,否则太上皇定要发脾气的。 秦严要花很大的力气,才能控制住自己的肩膀不要抖动出来。他真的怕自己这个一国之君忍不住笑出声来,就要背个不孝的名头了。 驸马都尉哪里见得晋阳王这般巧言令色:“你!竟敢非议太上皇!” 晋阳王对上长辈,丝毫不落下风:“微臣只是就事论事,倒是驸马先提起的太上皇,若非驸马提醒,我还想不到比例的问题呢!” 驸马都尉险些被气昏过去,这么说,还是他的问题了?这小辈简直伶牙俐齿,歪理一出接着一出! 最终还是秦严一锤定音:“后宫乃朕家事耳,大宗正,朕之长辈也。既大宗正也对选秀有异议,朕亦无选秀之意,此事就此作罢。朕不欲享乐,只愿河晏海清,百姓安乐,诸卿可共勉之。” 晋阳王简直是最大的狗腿,立刻表态:“官家有此心,臣敢不效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