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爹爹的内卷日常 第51节 (第2/3页)
萤萤方才说的,好像有那么一点意思。 “对,有点像参市,但又不完全是参市。”卢照雪解释道,“我们并不需要在交易中大占便宜,只是要观众们都被吸引进来,都来凑这个热闹。” 将越来越多的人聚集在这个焦点上,聚焦在他们想要强调、想要输出的观点上。 徐翡眼神微微一变。眼神里折射出微微的笑意。 “我懂了!就是要引导观众们想到我们一开始的目的,我们是为了广而告之,谁说女子不如男,要让人们都知道,女孩子可以做得一样优秀。所以在这些重点词句上,要有捧场的人!”秦晔超大声。 卢照雪眼神放光:“就是阿姐说的这样!” 秦晔的嘴角弯了弯,她果然是那个最与萤萤投契的人。哼,她才不会和萤萤吵架呢,她和萤萤最要好了。现在也只有她第一个明白她的意思。 秦晔已经说得如此清楚明白,众人也都明白过来,纷纷表示:“这个托儿是一定要雇佣的!这笔钱不能不花。” 可不能本末倒置了。他们一开始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写出一个精彩的故事取悦大众,而是为了实现自己的目的。就和许多大家一样,著书立传都是为了传递政治主张、表达政治观点,并不是随便写的。 那这事儿交给谁来办呢?当然是手下还有护卫的秦晔了。她的人都只听她的,也都见多识广,能把事情办好。 秦晔让手下人专门寻些市井泼皮、闲汉,一切都布置安排好,才回了宫中。 这笔支出也被长安六侠的管账侠记入帐中。他们今后大概率是能赚钱的,也就不需要每个人从中贴钱了,至少书铺话本子就能赚上很大一笔。等故事讨论的热度更高以后,他们还能赚的更多。 第二日,长安城中的各大茶楼都开始流传起了一个故事。 程信与程密兄弟二人正好就在樊楼吃饭,因为人多,只能在一楼大堂找了角落的一桌。此时正是晌午,人最多的时候,大堂中央正好有一说书人,眼见着是要开始说一出。 只见那说书人身穿长衫,八面玲珑模样,手握折扇,应是常年来这樊楼说书的,不过一会功夫,就有不少人问道:“许先生今日有何故事?” “不若再说说上回那桃花仙!” “不好不好,我还是最喜欢许先生说的《欢喜雀》!” 那许先生捋一捋胡须,笑道:“各位看官,今日不说那桃花仙,也不说那欢喜雀,只有一出新故事来说。长安怀庆坊有一殷实赵姓人家,户主赵员外有钱有地又有铺,膝下有儿又有女,最后却晚景凄凉,潦倒一生,你们可知是为何?” 为何?为何?你倒是说啊,别卖关子了! 观众们急得抓耳挠腮的。这开头也够好的了,那赵员外是怎么混到晚景凄凉的? “啪嗒!”徐先生一拍惊堂木,众人都看过去。 “且听我今日这《偏心爹爹恶毒哥》,为诸位看官细细道来。却说这赵员外娶了一位贤妻,生了一双儿女,虽然妻子早逝,到底有儿有女,家境殷实,又有生意,也是长久之道。他那女儿唤作赵霜儿,生就一副玲珑心肠,体贴善心,敬重父兄,真个是天底下极好一个小娘子。因没有阿娘,十岁上下便代为打理家事,家中仆下没有一个不服的。” “小娘子上头还有一个阿兄,长她两岁,名唤赵武迟。这赵武迟,小时候倒也还爱惜妹妹,可头上的阿爹总是宝贝他这个儿子,对着女儿则轻视非常,慢慢地,这赵武迟也对赵霜儿恶声恶气了。” “反正他阿爹只疼爱他这个儿子,妹妹嘛,总是泼出去的水,嫁到旁人家去生儿育女的,对妹妹再好又有什么用呢。” 这话一落,大堂内就有女子露出不忿之色,看着说书人的目光都变了。而不少男人则频频点头。程家兄弟旁边的那一桌也是一对兄弟,听了说书人这话就点头道:“可不就是这个理儿!女儿都是要嫁出去的,能给她吃穿都算不错了,我看那赵霜儿过得也不算差,她阿爹还让她打理家事呢。” 程密心里叹了口气,哎,就是有这种人在,他才觉得大周文教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人穿罗着锦,显然出身也不差,见识却如此浅薄。至少在他的幼学里,他不想教出这样的学子来。 说书人不管下面观众的反应,继续抑扬顿挫地说:“赵武迟是家中霸王,做错什么事,亲爹回护,欺负妹妹更是家常便饭,明明家中有仆人,还时常让妹妹洗衣做饭,问就是做妹妹的帮帮哥哥怎么了。赵员外也是含笑点头,乐见兄妹和睦。”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赵武迟文不成武不就,但好在他家中富贵。长到十八岁,他终于决定,不要再留在家中啃老了!他不能再家里蹲了!” 观众们:!!! 好好好,难道是个少年发愤图强的故事么?果然是反转啊! 程密又听隔壁那桌的方脸男人说道:“我就知道,这赵武迟肯定是从军去了,你看他名字里,‘武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