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爹爹的内卷日常 第69节 (第3/4页)
工部好好研究一下。” 太上皇脸色一下子变得铁青。但是为了达到目的,他还是极力忍住了。 “我的意思是,到底你祖父也有功劳。”太上皇努力道,“你祖母心里却只有陆梁一人,现在陆梁死了,你还要把他陪葬入你祖母的帝陵。这让你祖父情何以堪?” 说到这个秦严可就不困了。他试探道:“祖父的尸身还在么?” 只听说赐了白绫,后续如何处理,他这个晚辈自然是不知道的。得问这个不中用的爹。 太上皇哪里知道儿子是当吃瓜,只当他是真的想知道,就说:“你祖母是个狠心的,她栽赃你祖父家族当阳罗家造反,夷三族,你祖父被赐白绫之后,尸身也随便丢弃了,没有陪葬入皇陵。” 秦严:…… 首先,祖母并不在永陵里;其次,祖母并不算完全栽赃;最后,祖父干了那等事,还想陪葬帝陵,想什么美事呢。 秦严微笑:“父皇既然这么在乎祖父,当时怎么不站出来要为祖父收尸呢?” 太上皇:“……” 敲你娘!你听见了么! 他脸色极为难看,他不站出来,难道是他不想站出来么?明明就是当时的情况下,他不敢站出来!母亲不让他们知道到底谁才是他们的生父,他如何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而且,当时母亲没有指出罗家是谁的父亲,显然就是要保他这个罗庭的儿子了,反正长姐已经被除了,不就只剩下他这一个选择了吗。他才不会出头让母亲嫌恶呢。 秦严继续道:“还有,你怎么知道罗庭是你爹?你们之前联系过,这么说,罗家他们设计你长姐,你还在看热闹?” 太上皇瞳孔狠狠一缩。秦严说的前面那点不要紧,但是后面那点,确实是他理亏。长姐对他着实不坏,他看热闹、放任自流,确实是丧了良心。 偏偏秦严还继续道:“我听祖母说过,姑母和你感情不错,对你也挺好。你就是这么回报她的?” 也不知道陆将军会不会后悔,没有人护着秦照,而秦闻这么个废物都有他那阿爹护着,还有家族背地里谋划呢。 太上皇忽然冷笑一声:“怎么,替你祖母拷问我来了?” 秦严也笑了:“当年祖母没查出来你也知情吧。” 姑母出事,以祖母的爱女之心,自然是翻过来覆过去地查了一遍又一遍。但最后被定罪的人只是罗家和其他一些参与在内的世家,还被以谋反的罪名论处。秦闻一点事都没有,还被立为皇太子,最后登基为帝,祖母一定没有查到秦闻的痕迹。 秦严猜想,要么是秦闻真的参与的太少了,只是被告知了此事,要么是罗家背后消掉了痕迹。祖母虽说为帝很多年,但神宗皇帝和她兄长为帝之时,宫里是权臣渗透,打成一锅粥,难保没有别的后手。 事实上,在祖母晚年的时候,她其实也很累了,有时候也是强打着身子支撑的。她知道儿子根本不如自己,甚至还比不上她自己的孩子,一旦儿子上位,后果不堪设想,他说不定会让她人走政消,因此她其实是期盼在她之后是孙子即位的。至少要等,要撑到孙子也懂事成人,撑到孙子可以领会到祖母的政治理念。 这是女帝的心愿,也是女帝将秦严带在身边的原因。秦严一向有八百个心眼子,自然懂得祖母的意思。但他丝毫没有觉得祖母在利用他,他明白祖母。祖母对他是有疼爱,但也有作为帝王对继承人的殷殷期盼。 太上皇忍了一整日,实在是忍不住了,狠狠一甩袖子:“是又如何!她死了,处置不了我了!”又看向秦严,“至于你!我已经退位了,天底下岂有为难太上皇的儿子!” 是啊。自古以来,就是如此。太上皇虽然退位了,但待遇一直都是不错的。朝廷提倡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若是帝王一家都无法践行,又如何要求百姓们践行呢? 因此,历代帝王都对自家太上皇摆出了足够尊重的态度。无论心里情不情愿。第一位太上皇是刘邦的亲爹刘太公。之后的太上皇,最出名的大概就是唐太祖李渊,那位天命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