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一纸婚契 第18节 (第2/2页)
这才抬眼看向太后,太后虽然脸上挂着笑,可是天生威严相,让人不敢生出半分轻怠。 太后打量着纪云栀,道:“你过来坐近些,让哀家好好瞧瞧。” “是。”纪云栀起身,缓步往前走。她还没有在椅子里坐下,太后朝她招手,她走上前去,被太后拉住了手。 “哀家要仔细瞧瞧看,颂焉亲自挑的人到底什么样子。”太后细细打量着纪云栀,从头到尾打量了三遍。 纪云栀温婉地笑,大大方方地任由太后打量。 太后是万万没有想到陆玹最后选了这么一位夫人。眼前的人年纪不大,虽然端庄得体,可太后一眼就能看出纪云栀内里的稚气。太后自诩看人尚准,很明显看得出面前之人是个柔软的小娘子。 不是说这样性子的人不好,只是太后以为陆玹会偏爱更飒爽些的女郎,比如赵宝荷那样的性子。 不过赵宝荷脑筋和品德都不行,就算不是因为避嫌,也不是好人选。 “外祖母还要看她多久?”陆玹笑着问。 太后回过神来,笑看陆玹一眼,道:“就站了这么一会儿,就心疼啦?” 陆玹但笑不语,全当默认。 “昨儿个给新妇选压岁礼,挑选来去,还没选好。颂焉,你帮着给你夫人选一件。”太后道。 宫婢端着一个托盘进来,其上摆了两件首饰。 纪云栀抬眸望过去,一件寓意多子多福的观音吊坠,一件象征长命百岁的平安锁璎珞。 陆玹扫过一眼,他站起身,拿起那件平安锁璎珞,亲自给纪云栀戴上。 “不错,戴着很好看。”太后道,“长命百岁,平平安安。” 纪云栀向太后谢礼。 太后让他们二人坐。 宫婢奉茶,放在纪云栀手边的是一盏茶,放在陆玹手边的却是一盏白玉杯,杯中注温水。 陆玹问:“来时听外祖母又训了人,不知又是谁惹您动怒了?” 太后叹了口气,道:“还不是元屏和元婉那两个不省心的!” 陆玹一听是这两位公主的事情,便不再多问。 太后反倒问起赵宝荷和陆柯的事情。“是要结亲,还是如何?”太后问。 “不太清楚。”陆玹语气随意,“自有家里长辈商议,没有过问。” 太后听陆玹这话,他是不想管。 也是。赵宝荷当初非君不嫁的架势,陆玹如今也不好掺和。 太后也犯头疼。这事情实在是棘手,好像怎么处理都不好。 宫婢进来禀话,宫妃正往这边来,很快就会过来拜岁。 陆玹便站起身,要去皇帝那边拜岁。今日太后这边会有很多女眷过来相聚,陆玹不会再过来。 纪云栀站起身,望着陆玹。她知道自己要留在太后这边,不能跟陆玹走。早就做好了心理准备,可是她还是不安地望了陆玹一眼。 虽然她眼里的不安只是一闪而过,陆玹还是看见了。 他俯身对纪云栀道:“会有人主动寻你说话,你随意处之便是。若是觉得累,让秋玉带去你暖殿休息,秋玉是站在门口的那个。” 想了想,陆玹补了一句:“若遇见元屏和元婉两位公主,离她们两个远一些。” 陆玹再托付太后:“今日的人,云栀大多不认识,外祖母照料她一二。” 纪云栀慢慢抬起眼睛深看了陆玹一眼,再慢慢温婉地垂下眼,轻轻抿唇。 直到这一刻,纪云栀才恍惚相信陆玹并没有因为昨天晚上陆柯闹出的事情心中介怀。 太后笑着说:“放心吧。这慈安宫不吃人!” 陆玹走了没多久,皇后便带着宫妃过来。紧接着是宫里的几位公主和年幼的皇子,再之后是从宫外过来拜岁的臣妇臣女。 大年初一这样的日子,又是来给太后贺岁,所有人脸上都洋溢着热情灿烂的笑容,大殿内笑声不断。 陆玹所说不错,不断有人主动向纪云栀说话,每个人都客客气气。 起初太后还时不时望纪云栀一眼,后来发现她适应得很好,才收回目光和身边的人说话。 后来慈安宫的人越来越多,众人也坐累了,便结伴出去走走,逛一逛花园。 “云栀,我们也出去透透气吧。”元若公主朝纪云栀走过来。在她身边簇拥着些官家娘子。 刚刚已经见过,纪云栀知道她是元若公主。元若公主年纪三十有余,看着纪云栀的目光像看一个小辈。 纪云栀伴在元若公主身侧,陪她去院子里赏花。 元若公主道:“你和颂焉成婚当日他就奉命剿匪去了,如今刚回来没几日,正是新婚燕尔的时候。怎么样?颂焉那样的人啊,会不会不解风情?若是有,你告诉我,我去说说他。” 纪云栀甜笑着:“他很好,是个很温柔的人。” “温柔?”元若公主明显愣了一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