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31节 (第2/3页)
,我们拿下来以后就可以扭亏为盈吗?”有董事提出异议。 “亏损不是一个单一原因。”维诺德拿出一份报告:“这上面是我们调查的资料,上面显示国际合众传媒最近三年一直在推行打包式广告服务,就是广告业务与渠道业务绑定在一起,如果客户想要上他们的渠道,那么就必须采用他们提供的创意服务和多项增值业务。 “虽然这个方案最初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事实上,近三年客户对创意的质量要求在上升。普通的创意已经无法从市场里收获足够的用户,简单来说,美利坚已经进入了广告创意行业的拥挤时刻。客户想要拿到新的用户就必须要足够吸睛的创意,” 换言之就是太卷了。 “这几年已经有多家广告创意公司出现,比如老对手至高创意,比如最新成立就拿下百事业务的皇冠创意。还有其他大大小小,主做细分行业赛道的各种小型创意公司。 “现在客户的要求在变得多样,无论是对创意,还是对渠道,都有更多的要求,所以我们必须抓住这个机会。” 董事们纷纷点头,觉得维诺德说的不错。 “那你预估大概要多少美元才能完成收购?” “如果是整体收购,至少要2亿美元,但如果我们分开收购,那么资金的需求就降低了很多。我预估大概在7000万美元左右,就可以完成收购。” “好,那就启动这项收购吧,立刻去和国际合众传媒谈,争取在其他公司没有反应过来前,抢下这块肉!” 或许是同为广告人的默契,让维诺德和唐德做出了同样的判断和决定。 不过唐德虽然还不清楚奥美广告已经决定全力收购,但他早就做过最坏的打算。 至高创意的消息自然比不过那些老牌广告公司,可这不代表他们会落入下风,事实上,唐德已经安排销售代表费尔南多·尤里去国际合众传媒找高层聊天了。 这位老爷子走南闯北,恰好有朋友就在国际合众传媒担任高管。 内部有人,这就是唐德他们最大的优势。 此时,天色渐晚,唐德坐在椅子上,拿着橘子慢慢剥开其宽松的外皮。 他还在想广告渠道的事情,并已经做好了去银行再次贷款的准备。 然而忽然手机响起,打破了办公室里的宁静。 “喂?你好,史蒂文先生,怎么了?”唐德接听电话后,发现是史蒂文·斯皮尔伯格。 “《艺伎回忆录》?导演?没问题,合作愉快!” 第174章 剧本弊端 《艺伎回忆录》的导演最终确定是唐德和罗伯联合执导。 同时罗伯·马歇尔担任了艺术指导,唐德担任了摄影师的职位。 而唐德的薪酬最终也定在了400万美元,这是因为他有《电锯惊魂》的导演经验,以及各种获奖头衔才达到的片酬。 对此唐德欣然同意,毕竟他正处于缺钱的状态。 一般而言,好莱坞导演们的第一部影片片酬普遍在75万美元到200万美元。 大多时候都是100万美元,不过等到第二部就可以迎来一个很高的提升,就像唐德。 他靠着《电锯惊魂》和过亿票房证明了自己,所以才能在《艺伎回忆录》中拿到这么高的片酬。 而若是他继续靠着这部影片证明了自己,那么就代表他的能力不局限于恐怖片,他第三部影片的片酬将会更高。 当然,若是想要达到和片方分票房利润的地步,那还需要他用更高的票房证明自己。 比如未来的克里斯托弗·诺兰在《敦刻尔克》中就拿到了2000万美元的片酬以及20%的总收入分成。 这就是好莱坞导演的最高上限,而唐德距离这个目标还有不小的距离。 当然,在唐德看来,这个目标或许未来几年后就能实现,毕竟他的眼光是超越时代的。 既然导演确定完毕,那么《艺伎回忆录》就正式进入了筹备状态,首先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剧本探讨会。 这部电影的制作公司是哥伦比亚影业公司,当唐德和卡尔进入办公室后,第一眼便看到了史蒂文·斯比尔伯格和罗伯·马歇尔。 “好久不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