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7章 (第1/2页)
大伯想让三位堂兄在此时入仕,她也不反对。 至于说走吕布的路子,会被当成吕布一党,那更不用多想。 自她踏进吕府,张家和吕布就绑在一起了。 世家大族能八方下注,像张家这样的门第没有那种资格。 吕布若是坏了事,张家也逃不掉。 当然了,她会拼尽全力避免那种状况。 到大将军府一说,吕布很高兴,问他们想任什么官职? 这一点,张祯早问过大伯以及三位兄长本人的意愿,也不绕弯子,直接道,“大兄张视想做实事,愿为长安县县丞,二兄张禇想要追随大将军,原为军中曹掾,三兄张祴愿为羽林郎。” 汉承秦制,行政区划上推行郡县制,又因汉初大封诸侯王,存在许多诸侯王国,因而郡国并行。 后演变为州-郡(国)-县三级制。 换言之,县这一级权利就很大,县丞听着不怎么样,其实不然。 等从县丞升至县令,更能称父母官,很有前途。 张视自觉蹉跎了年华,不想那些虚头巴脑的,只想踏踏实实干点事儿。 张禇则很崇拜吕布,想投笔从戎,被张泽骂了一顿,无奈任文职。 张祴想法简单,觉得羽林郎的制式盔甲十分威风,就想当羽林郎。 吕布自无不允。 他不怕张神悦替家人要官,就怕她无欲无求。 张祯:“多谢大将军!” 这也不算徇私或卖官鬻爵,此时没有科举,选拔人才用的是察举制、征辟制。 如何察举? 首先靠的就是口耳相传。 她将三位兄长的才名传入吕布耳中,吕布认可,向朝廷推荐授官,符合流程。 张视、张禇苦读十多年,适应几日,定能胜任所求的职位。 张祴长得也挺健壮,走出去不丢羽林郎的脸。 吕布亲昵地道:“你我之间,不必如此多礼。” 又道,“我记得你有位同胞兄长,怎不一道入仕?” 不会是还在观望罢? 张祯:“兄长年幼,学问也不扎实,阿爹要让他再读几年书。” 吕布听着就笑了。 兄长年幼......哈哈,听起来咋这么可乐。 不过,像神悦这样小年纪就有超凡见识的,也确实不多。 “想入仕时说一声,本将自有安排。” 张祯再次道谢。 虽然吕布说不必多礼,但她更信奉礼多人不怪,不想在这种小事上留下话柄。 况且,保持分寸不逾距,是谋士的本份。 工具人主公,那也是主公。 第45章 奉先呐,你可不能让我们失望 张祯今日来见吕布,除了求官,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