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20章 (第2/2页)
,如此这般,这般如此,命军士去布置。 第二日,城里最热闹的大街上,搭起了高台。 张辽手下嗓门最大、最会说话的几名军士,在台上拿着个小喇叭,活灵活现地描述那日金华殿中的情形。 “走过路过的爷奶婶娘们,且住住脚,来帮朝廷评个理!” “陛下金口玉言,说浮云道长是祥瑞,那李漠却非说她是妖孽!” “李漠他不忠不孝,袁公知乎?” ...... 毫不夸张的说,当日他们造成了街道的堵塞。 来来往往的百姓从未见过这种“艺术形式”,看得津津有味,奔走相告。 几乎半城人都跑来看新鲜。 袁术知道后,气得暴跳如雷,立即派人来拆台。 然而张辽手下将士也不是吃素的,虽然袁术只许一千兵卒进城,另外两千驻扎在城外,但这一千也不好惹。 护卫在高台四周,铠甲鲜明,装备精良,刀枪闪着寒光,而且个个膀大腰圆。 若不撕破脸皮正式开战,仅凭小范围内的摩擦,袁术派来的兵卒就没有办法突破他们的防御圈。 可如果袁术敢撕破脸皮,又怎会让朝廷使者进入自己的势力范围呢? 他甚至不会派人进京朝贺。 不过他也有对策。 拆不了台,就驱赶围观的百姓。 百姓可不敢跟兵丁对着干,到得傍晚,周围空空如也,一个听众也无。 袁术也放了心,以为他们这下消停了。 谁知次日,张辽将台子设在了离城十里处。 三乡四村的父老们,只要有空闲,都赶来看热闹。 这一次,袁术无法再赶人。 因为张辽带来的骑兵都上了马。 更让他恼怒的是,有些百姓竟然跟台上宣讲的军士一唱一合,阴阳怪气地讽刺他。 听口音,根本不是南阳郡人。 有些是江夏口音,有些是南郡口音。 只一夜功夫,也不知他们是怎么跑过来的。 不用说,这肯定是刘表的安排! ——哼,老匹夫落井下石,跪舔朝廷! 朱儁、张辽也听出有些百姓不像普通人,相视一叹,暗赞张祯神机妙算。 她在信中说,只要台子搭起来,就会有人帮着他们向袁术施压。 不用管是谁派来的,反正总有人。 果真如此。 袁术坚持了两天,还是没坚持住,只得亲自来请朱儁和张辽。 两人便也拆了台子,收了士卒,跟他回府。 但他们没想到,袁术竟会如此不要脸。 说自己病体未愈,无法接受使者的责问,等病好了再议。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