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40章 (第1/2页)
当然了,她最多在脑海里幻想一下,绝不会那么做。 第214章 靖国长公主 对袁家的处理很快就下来了。 念其主动求和,不定罪名,并赐官安抚。 袁绍为太仆,九卿之一,名义上掌皇帝的舆马和马政,实际上不让他管任何实事,只是虚衔。 袁尚、袁熙都是侍中。 这是一个万金油职位,不知道封什么官时,给个侍中准没错。 能不能得到重用,全凭小皇帝说了算。 并且袁家所有人不得离京,除非有皇帝和大将军的许可,形同软禁。 不过,袁谭不在此列。 小皇帝听说袁绍险些被他气死,幸灾乐祸地笑了大半天,下诏书封他为虎贲中郎将,令其安心留在公孙瓒麾下。 对此,袁绍只有高兴的。 他也想通了,次子、三子和自己都被软禁在京中,往后难以翻出什么水花,袁家若想再兴,估计得着落在长子身上。 哪怕跟的是公孙瓒,也无关紧要。 等立了战功,再自立门户便是,例如吕布麾下的张辽。 但他老于世故,心眼多,猜得出小皇帝想看自家笑话,因此不露喜色,整天装得愁眉苦脸。 充分满足了小皇帝见不得袁家好的心理。 袁尚的心情就更复杂了。 他一向自负才高,以为袁家将在自己手里更上一层楼,没想到如今却要指望袁谭。 真是世事无常呐。 处理完袁家,便是大封功臣。 曹操、陶谦、刘备、孙策等都赏了爵位,没有封地的那种,俸禄也不实发,属于荣誉。 他们麾下的大将,凡有战功都晋升为将军。 反正这时候将军满天飞,少几个多几个都不打紧。 朝中大臣们也不在意,他们在意的,是对吕布一系的封赏。 陈宫、贾诩都官升一级,晋为金紫光禄大夫,其余将官幕僚,也都各有封赏。 吕布则被晋为关内侯,食邑万户,加节,传斧钺、虎贲,并赐三不朝,即入朝不趋、赞拜不名、剑履上殿。 一整套权臣标配。 虽然吕布事实上早已三不朝,但小皇帝这般郑重其事地下诏,意味着他的地位得到了进一步的稳固。 公卿们私下议论几句,倒也能接受。 ——打败袁绍夺回冀州,乃不世之功,当然应该奖赏。 刘协甚至还跟张祯商议,想给吕布加九锡。 张祯:“......陛下,万万不可!” 她不是觉得吕布受不起,而是担心滋生他的野心。 就算她能压住他,也怕有个死忠于吕布的部将,冒出来硬给他披黄袍,那时就晚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