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48章 (第1/2页)
远在长安的张祯,并不知道有人要找自己麻烦。 或者说,她知道想找自己麻烦的人很多,但债多不愁、虱多不痒,也就不在意了。 从冀州带回来的人才,已经全部安排到合适的岗位。 并不局限于大将军府,端看其更擅长哪方面的事务。 这一点让沮授、许攸、荀谌等人极为佩服,大赞吕布、张祯无私心,是汉之忠臣。 虽然颜良、文丑、高干、张郃、淳于琼等人被收归吕布麾下,但他们都能理解。 能领兵作战的武将,当然得谨慎些。 尤其高干,还是袁绍的外甥,必须重点观察。 总之,京城来对了,吕布、张祯没有令他们失望,朝廷也没有令他们失望。 张祯,不,朝廷交给他们的第一项任务,是议税赋。 参与的人很多,王允、蔡邕、蔡琰、士孙瑞、杨瓒、朱儁、高顺、陈宫、贾诩等都在。 至于那些暗地里非议吕布和张祯的,没有受到邀请。 他们才不想给自己找不自在呢。 本朝税赋主要有三种,田税、人头税、力税。 田税通常三十税一,不算很多。 人头税的种类比较多,还逐年升高。 力税指的是徭役,成年男丁每年须在当地官府无偿服役一个月,例如造桥修路、开挖河渠、转输漕谷等等。 但说是一个月,实际上只有多的,没有少的。 百姓怨声载道。 除此之外,还有各种临时征收的苛捐杂税,黄巾之乱如火如荼,也有这方面的原因。 张祯的意思是,尽量统一标准,不要朝令夕改,令人无所适从。 而且为了让百姓休养生息,宜低不宜高。 ——这几年只有关中的税赋,朝廷不也活下来了?小皇帝不也活下来了? 可见少一些也无妨。 真到需要用钱的时候,不是还有很多大户可宰? 张祯学过现代经济,深知二八定律。 即,百分之八十的财富,掌握在百分之二十的人手里,从穷人骨头里榨油并不可取。 在她的授意下,一份完整详尽的税赋法拟出来了,发往各处,言明往后就照章办理。 特别说明,各级官府无权加税,也无权另立税目。 倘若违反,视同谋逆。 不过,以朝廷现在对天下各州的掌控力,这税赋法能否实施下去,还是个未知数。 但不管怎样,先把规矩定出来总是好的。 这件事情完成,张祯也终于有空忙另外一件大事了,春种。 去年关中虽有战乱,却未殃及皇庄,依然丰收。 袁术记得之前的换种之约,担心张祯反悔,刚过完年,就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