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66章 (第1/2页)
张祯假设自己是他,都按捺不住出个作品集的冲动。 吕布没想法,是因为没这方面的天赋。 半点都没有。 没多久,曹操的信使到了。 信的开头,狠狠夸奖了印刷术,夸张地赞其不下于仓颉造字、蔡侯制纸,必将泽被苍生。 接着,十分谦虚地表示自己才疏学浅,偶有几篇诗文,也只是自家欣赏,若是印制成册、广为扩散,落到世人眼里,岂不贻笑大方? 最后说要印三千册。 内容共有二十五篇,包括观沧海、蒿里行、薤露行等等,大部分张祯都没见过。 而张祯见过的苦寒行、龟虽寿、短歌行等还没有出现,也许要几年后他才能写出来。 费用付的是金不是银,满满五匣子,约合三千五百两。 多出来的五百两,是纸张的价钱。 曹操说了,他虽然穷,也不能让神悦侄女儿吃亏。 张祯感叹道,“曹叔真是个好人!” 吕布:“......曹叔?” 他还不知道,上次北征前,张祯给曹操的信中就称其为叔。 张祯横他一眼,“曹操与我姨母同辈,叫他一声叔怎么了?” 给钱还这么大方,而且文采卓越,是个好叔父。 吕布:“......他也不算好人!” 张祯反问,“怎么不算呢?” 吕布无语。 有曹操开了个好头,张祯又不经意间将此事泄露给刘表和袁氏兄弟。 三人都暗骂曹操无耻,真当自己是圣贤了? 还敢出书?! 然后赶紧回家整理文稿。 没错,大家都自认是文人雅士,动不动就写个诗作个文,几十年积攒下来,诗文不少。 挑选出一批自我感觉良好的,找到张祯说要印制。 价格就按曹操那样,一两银子一本,纸张的价钱也另付。 但凡张祯敢给优惠,都是对他们的侮辱。 毕竟他们现在穷得只剩钱了。 张祯深谙其中的道理,当然不会侮辱他们,只会尊重。 拿过稿件翻了翻,刘表的还算优秀,虽不如曹操,也词藻华丽。 袁绍的也还行,文理通畅,有可取之处。 但袁术那些是什么玩意儿? 和“大明湖,明湖大”有异曲同工之妙。 就算他是客户,张祯也夸不出来,只能含糊地说他字写得好。 事情传开,找张祯印制文章的人就更多了。 不但有朝中文武,还有未入朝的豪门士族,名士狂生。 蔡邕、蔡琰、祢衡、杨修等人不用说,早在其中。 就连王允、士孙瑞、杨瓒、马日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