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8节 (第2/2页)
意,“继续说。” “妾身认为,长公主便是卢氏,最佳的依靠。” “怎的不是陛下?亦或是,谢家?” 卢棂一字一顿,“因为只有殿下,有能力和资格化解陛下与辅臣之间的矛盾。” 因为陛下有秦姝,所以他不会输,谢骁也不会赢。 这样的僵持,必须由那个能平衡僵局的人来解决。 秦姝猛地睁眼,“你说什么。” “妾身不论是为谢家计,还是为卢家算,都只能想到这一个办法,保全所有人。”卢棂眼底晶莹,并不会被女子的神情吓退,继续道,“这所有人中,或许不仅包含我两家,不仅包含朝臣,还有权力之下的万千百姓。” “陛下与辅臣之争,只会两败俱伤,何时有一方失去性命,何时才算结束。” “既是争端,便会不折手段,那日扶摇阁,那日闹市刑场,便是例子。” “如若没有殿下在其中斡旋,我不敢想会是什么结果。” 秦姝似笑非笑,“我斡旋什么?” “因为殿下既不想让先帝钦定的辅臣死,也不想尚未定性的陛下亲政。”卢棂道,“妾身不相信先帝会让一个利欲熏心之人执掌九层台,殿下此举,是为陛下声誉,为良臣安危,为大宋基业。” 秦姝身体后仰,认真看着她。 妇人一身素色宫装,未点缀过多配饰,行止之间自然流露出其中的柔情绰态,可只要出言论道,便如同温柔刀,谈笑间即可取胜。 “整个大宋,只你一人猜得中我的心思。” 且,未曾让她动了杀念。 “整个大宋,也只有殿下有此谋划,能令满朝文武猜不到。”卢棂终于有了笑意,笑得极具温暖,“妾身不过是旁观者清罢了。” 秦姝终于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也不再端着了,倾身倒了两杯茶,“卢棂夫人之才,当世少有。” “若姝能有夫人相助,大事可成。” “卢棂能投身于公主帐下,三生有幸。” 相视一笑,一切尽在这盏茶中。 “既然已经上了马车,不如去九层台,看一看谢行周的伤?免得谢领军挂念。” 卢棂当即感激万分,“谢殿下,这确实是我与将军日夜担心的,只不过,九层台重地...” “臣子不可入,夫人可以。”秦姝笑道,喊着白羽启程。 马车颠簸,两人一时无言,秦姝不经意地问起,“前两次,我皆是叫听白去回你,夫人心中可有不喜?” 卢棂收回向外看的目光,心思转得飞快,“怎会,说到底也是妾身先拜托的岳姑娘,殿下对岳姑娘看重非常,妾怎能孤恩负德。” 她抬眼看去,心知女子对自己还有困惑,“况且,那时殿下对扶摇阁的谋划还未见成效,即便是与妾相见,也无法坦诚相待的,不是吗。” 秦姝提茶盏的手一顿,眼尾上扬,指尖在窗口敲个不停,“从那时起,你就想化解陛下与两位大臣间的争端了。” “从阿周被诬陷,扶摇阁下出了第一桩人命起,妾便知道,不能再坐视不理了。”卢棂半是打趣,“妾既不想身负谋逆罪名,也不想丧夫丧子。思来想去,即便抛开那些大义,于私来看,也会是这个结果的。” 秦姝放下茶盏,公正地点评了一句,“夫人对朝政局势的灵敏,比那些大臣更甚。” 卢棂并不否认。 即便是为了家族根基嫁了人,卢氏的大权也依旧握在自己手里,为的就是能保持这所谓的灵敏。 其中的困难,在自己今日有能力带着卢氏选择这条路之后,都显得格外值得。 下马车之前,她想起一桩事。 “殿下恕罪,今日朝上还有一些意外,妾方才忘了禀告。”她垂首道,“今日御史台沈南归向陛下举荐,让殿下来为太后娘娘转述陛下在朝上的近况,这样即可免了太后宣召朝臣...” 她抬眼见秦姝面上不佳,连忙恳切道,“是御史台的小辈不懂事,如若殿下觉得不妥,妾回去再令卢氏中人办妥此事,定不让殿下为难。” 女子久久无言。 卢棂蹙了蹙眉,快速思量着该如何转圜,“妾觉得,殿下可以差遣属下去...” “为难什么。”女子迎着日光瞧了瞧自己的指甲,“这是谁家的儿郎这般懂事,想着法的让我去取后宫大权呢。” 第048章 只此一心,是为大宋 “是家父的学子, 吴兴沈氏,沈南归。昨日才进京入职。”卢棂试探道,“后宫大权?后宫虽与一些世家大族联系密切, 但只要断了太后这根线, 这些问题自然迎刃而解,何须再...” “是啊,何须呢?”秦姝回头瞧她,“夫人说说,这人起了什么心思?” 卢棂抬眼,正好撞进女子认真询问的眸子里。 她非常清楚,秦姝也在试探她的态度。 这是二人结党的最后一步。 可她即便知道,另一个答案或许更符合女子的期盼, 但对于此事, 卢棂是无论如何都不会妥协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