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761章 (第2/2页)
将来找了对象,怕也不能带回家,不然以李爱兰的性子,没准不给聘礼就算了,倒还找人家要钱!” 周巧说的,极有可能。 李爱兰没心没肺,只想自己高不高兴,哪里管孩子们死活。 不管是大臭和二臭,还是蔡家剩下三个臭臭,往后的日子,都让人揪心。 况且她一把年纪了,也没有人指望她会幡然悔悟,要悔悟,早就悔悟了,不至于等到现在。 最好的法子,就是扔在一边,不理不惯着,省的不知道自己是谁。 …… 李金凤和周巧两个到了供销社。 周巧要选布料做衣服。 没想到,遇上供销社搞促销。 供销社卖布的柜台,供销社社员极力向周巧和李金凤推荐。 她指着一块红色和一块蓝色的布道:“这种以前两块五一米的,现在两块一一米,布票也只要三寸布票。” 李金凤看了一下布,是棉布,质量还挺好的,差不多七毛钱一尺,三尺等于一米。 “这颜色不大适合我啊!”周巧瞧了瞧红色,又瞧了瞧蓝色。 “主要是这两种,都有促销,卖的特别好!”供销社社员道。 “没有白色的棉布?”周巧问。 “白色的棉布?更便宜,一块二一米,不要布票!”供销社社员说着,拿了一块白棉布出来。 李金凤摸了一下质地,感觉差不多。 “这不是差不多吗?怎么价格差这么多?” 二块一和一块二,差了足足九毛钱。 “也不怕告诉你,现在省城各个纺织厂都积压了不少存货,全是这种白棉布,不要布票的促销,可是别人看不上啊。 眼下大家都买的确良,的确良府绸,六块钱一米,还要三寸布票,都抢疯了。” 供销社社员的消息,远远比一般人知道的要多。 看似简单的一些事情,实际上,反应了的东西多了去了。 八十年代初,正是全国人民求变,求时髦的时候。 以往化纤产品,譬如的确良之类的,想买买不到。 大家见到最多的,还是棉布。 但是棉布不好看,种类和款式很单调,总共就那么几个颜色,白色,红色,蓝色,或者灰色。 六七十年代还好,要是到了八十年代,除非在颜色和印花上下功夫。 第2936章 商机2 李金凤脑子里一闪而过的点。 她看向供销社社员,“你们的棉布,一般是哪里来的?” “还能是哪里,省城第一棉纺织厂和第二棉纺织厂,下面的市县,也有供货的。你们看看,要多少布,我帮你们剪!”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