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2章 改良型的碾米机 (第1/1页)
范宁从军营驻地回来后,并没有直接回家。 而是和之前一样,先是去了趟青禾县。 他这一次,除了照例买些羊肉准备回家。 还去了一趟粮店,借着询问粮价的机会。 他还特地观察了一下店家是如何磨米面的。 虽说县城里这家粮店也算是个挺大的商户。 但让人意想不到的是,竟然就只有四个磨台。 而且还是米、面各有两个。 每天就算从早到晚,一个磨盘也不过只能磨个一两担的样子。 这效率,着实太低。 范宁心中有数,便返回家中。 反正现在家里新一批的牛羊乳还没送来。 面包也已经不做了,范宁便在自己屋子,用电脑系统,开始查询关于磨米的机器事宜。 经过查询范宁才知道。 原来在古代,哪怕就是最近的清朝,这磨米磨面,也都是靠牛拉磨完成的。 只不过明清以前,还都是家庭小作坊自给自足的方式。 直到清朝之后,才有了成片大规模的商业性磨米产业。 在鼎盛时,甚至江南地区尤其是苏州一带,达到几万人的就业人数。 既然如此,范宁就打算,提前让这大致还处于唐朝不发达时代的大梁朝。 先初步的感受一下,工业化机械化带来的便利。 虽说自己想开个工厂。 但没有匹配的产业体系,啥都是空想。 一步一步来吧。 重工业没有,就从轻工业开始。 这磨米行业,也好歹算是轻工业里的食品业。 细分一下,那也是食品加工业呢。 从吃开始,实在是再好不过了。 而且磨米的机械,范宁查找一番,也找到了适合的。 价值四百块钱的多功能碾米机。 无论是大米这类的稻谷脱壳,还是小麦磨粉,甚至玉米脱粒,都能搞的定。 唯一头疼的是它需要用电。 范宁又花了一些功夫,才找到手摇碾米机的样式。 只能是改造成合适的款式,才能正常的用在大梁。 至于这机身都是铁质。 范宁倒是无所谓。 反正他还有顾校尉给自己的废弃铁矿的钥匙。 就算再怎么废弃,找点残余的铁矿石,总会有的。 他拿着矿石去找铁匠打造,只需付些工钱,应该就可以了。 毕竟自己说起来每天忙忙碌碌在忙着赚钱。 但真要算下来,自己又在淘宝购买那么些物品。 其实手头还真没多少银钱。 因此,就算范宁想利用这个废弃的铁矿,比如自己想弄个炉子,搞点土法炼铁炼钢什么的,也都还太早了。 范宁将这个碾米机给画下来。 甚至用纸把每个零件的原件尺寸,都临摹在纸上,以求误差最小。 忙了一整天的范宁,随后便带着画好的图纸,去县城铁匠铺,找人给自己打造。 吴铁匠接过范宁递来的图纸一张张仔细看着。 他还从未见过这样奇特构造的物件。 不过,这些图纸上,已经把每个机器零件都原尺寸画出来。 这种没啥难度,只需要原样做的机械。 吴铁匠哪怕直接闭着眼按图纸来打造,也都是能做出来的。 再说还有范宁拿来几块铁,虽然还不够一台的用量,但也是能剩下不少钱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