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1232 现实篇:倒爷纪实录(二十二) (第1/2页)
于是,邮局内工作的小伙子特别好心的将顾德发的话给接了下来。 “你说的是钱深远钱主任吧?” “他也来我们邮局视察过呢。” “他好像是分管经济以及信息运输这一块的主任呢。” “据说还是大学生嘞,那气度,真的跟旁人不一样呢。” 这么出名? 得,就是你了。 拿着笔的顾德发,歪歪扭扭的就在那推回来的信封封皮儿上……写上了钱深远,三个大字儿。 待到他将这两封信又推回到窗口的时候,眼瞅着顾德发写人名的邮局小伙子,整个人都不好了。 他能怎么办,他也很绝望啊! 他还不敢不寄信! 因为这是他的职责啊! 可是,为了他今后的饭碗着想,他还不得不多问一句。 “这位同志,你真的要寄到这两个地方,寄给这两个……” 后边的话邮局的年轻人说不下去了,光是这名字都足可以让他畏惧许久了。 而顾德发真不是一个含糊的人。 他重重的点点头,将信封反倒是推得更往里了一些。 “是哈,你看俺的发件人的地址姓名了没?” “俺压根就没想隐瞒嘞。” “你看,这是俺的身份证明,这是俺村里给开的介绍信!” “俺行不更名,坐不改姓,俺不怕被查嘞。” “小伙子,你就放心大胆的寄吧,真若是有人问到了,也影响不到你的嘞。” 得了,你都这么说了,我还能怎么办? 拦着对方不作死? 自己也不是这大叔的什么人啊? 邮局的小伙子再一次确认之后,就将这两封极其不一般的大信封……扔到了送检的筐子之中。 而顾德发则是完成了他跟儿子约定好的第一周的寄信任务。 至于顾峥,则是返回到他的一号号房之中,踏踏实实的写起了他的第二份的经济分析报告。 这一次,是对美好的未来的展望。 顾峥用以科幻世界未来畅想的口吻,描述了一个不一样的世界。 若是这世界能够好好地重视经济的发展与改革,那么未来,将会是什么的样子呢? 这对于经历过现实的顾峥来说,是信手拈来的。 他将美好的新生活,描绘的就跟亲身经历过一般的,引人入胜。 而这一篇文章投递处,他也想好了。 就在科幻与探索杂志社投稿。 就从他市里的看守所寄出。 因为他这种身份,才能让看到这篇文章的人,更加惊叹于他的才华。 有了思路的顾峥,下笔有如神助。 他这一篇文章,结合了他在这个世界的基础细节,用既具有乡土气息的质朴语言描绘出一幅瑰丽的山村之美。 遣词造句,虽不华丽,却有着不一般的诚恳踏实。 让见惯了犀利语言的传统批判作家文风的普通读者,一定会眼前一亮,颇感稀奇的。 对自己有些自信的顾峥,将后续的信封陆陆续续的寄了出去。 信封之中的内容,也因为他的阅历与见识,更是多变。 有根据他这个身体的亲身经历而写的纪实文学《铁窗内的向日葵》 有歌颂看守所全体干部的叙事散文《我与老干部》 还有顾峥想起什么,就发什么的专业性的文章。 比如说《十里大山的建设规划》啊。 旅游指南一样的《美丽的顾家寨》啊。 那是方方面面的都给寄出去了一份。 充分的做到了广撒网多捞鱼的……违规之举。 这就是仗着学霸不腰疼的典型的作为。 你别说,顾峥的这种行为,还真是起到了难以想象的效果。 最先给顾峥反馈的,竟然是情感诉说类杂志,那个受众群体相当广泛,读者群涵盖了女性18-60岁的《知声》杂志。 与文章被采用的信件一并寄过来的,还有一张印有顾德发姓名的稿费单。 因为《知声》的编辑在顾峥的一封自我剖白的心中知晓了他的所在,还十分贴心的将收款人的姓名,标注成了顾峥特意提到和留下的……他阿爹的名字。 因为负责与他书信联系的编辑也知道,他这身份,是不方便随时出去领稿费的。 而顾峥的这一封信的到来,在整个看守所内都引起了极其大的反响。 上至看守所的大领导,下到旁的号房的犯人。 认识不认识的都要过来瞻仰一下,这位知识人的风采……并充分的为他的这种身份感到了自豪与认同。 顾峥简直就是嫌疑犯中的能人啊! 是他周围这群人潜意识之中的自我救赎。 原来,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