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70节 (第1/2页)
“王工,施工这边你们有什么好的建议吗?”她拿出了自己的记事本。 王黎明回想前几天和王院长的电话,“王院长的意思是建议我们和沪市的建筑公司合作。” 望着他像是话没有说完,林宜兰转了下手里的笔,“王工,咱们都认识多久了,还有什么需要顾忌的,有话直接说。” 王黎明沉默了片刻,说出了他的想法,“林师,我个人是推荐找华建集团。虽然他们改制的时间比较短,今年才正式组建,但考虑到我们这个项目的施工难度,我觉得找他们比较靠谱。” 刚听华建林宜兰还没有反应过来,但听到后面的介绍,她立刻就知道是什么公司了。 “王工,你说的是建工局对吧?” 见他点头,她继续思考,“找建工局的确靠谱一些,而且你和我都有认识的人。” 话锋一转,她又琢磨起王院长的意思,“王院长的想法,我也理解。这样我先考虑一下,晚点我想办法打听一下沪市建筑公司的往日的业务水平,明天再和工商联的人商量确定。” 她拿铅笔敲着本子上的行程,不能着急。 日出日落,又是一天。 四月也差不多到了中下旬,一年的的三分之一就这么过去了。 林宜兰睁开眼,就在想工商联的这个项目。 这个项目,他们的设计用了很多放在现在算是大胆的设计手法,这些对施工来说都是考验。 就像清水混泥土这个东西一样,它看起来似乎难的只有配方,总有些人觉得把配方研究出来,他们也可以创造出像大师一样的建筑。 殊不知,这项工艺另一个难点就在于施工。 工人没有精湛的技术,设计得再好看,即便是请了享誉国际的大师来设计,落到实处时也会非常难看。 林宜兰担心的就是这一点,所以她并没有在建筑外皮玩什么花样。 但内部的结构,工人技术不到位也不行。 越想越觉得还是前身是工程兵的建工局比较靠谱。 沪市后世根本就没有什么著名的建筑公司,她唯一比较了解的华建,还是在90年代从鲁省搬迁过去的。 她用力地吸了口气,双手一撑,从床上坐了起来。 “呼——” “起床!” 这次去工商联,她就没有穿之前的那套战袍了,而是穿了一身休闲的衣服。 还是黑色的外套夹克,里面是一件白色的衬衣,下身穿着宽松的工装裤,脚上踩着军靴。 “早上好。” 她扎好头发,朝镜子里的自己打了个招呼。 “林师,早上好,今天早上你还吃包子吗?”小常从房间里出来正巧碰上对面刚出来的林宜兰。 林宜兰摇摇头,拿出钥匙把门锁好,“我打算吃粉。” 小常跟上了她的步伐,“正好我也是想吃粉,一起呗。” “行啊。”她把钥匙塞回口袋里。 小常这才注意到林宜兰今天的打扮,“林师,你能告诉我你衣柜里有多少件黑色的外套吗?冬天看你穿的是黑色的棉衣、羽绒服,春天穿黑色的夹克,你真的好喜欢黑色啊。” 林宜兰低头看着自己的一身黑,“我夏天一般就不穿黑色了。黑色短袖太吸热。” 小常嘟哝着,“夏天你就穿灰色。” “我天天画图,袖子都是要在桌上扫来扫去的,穿其他颜色的衣服容易脏。”林宜兰说了她买黑衣服的原因。 尤其当下都用铅笔制图,如果她穿个浅色的外套,不戴袖套,不到半天估计她的袖子就要发黑了。 再说,她对服装这方面没有太多要求,能穿耐脏就行。 对于这个理由,小常无话可说,他们这些人平时也基本会放一双袖套在办公室里。 不然画图时一个不注意就麻烦了。 “对了,小常,你东西带来没?”林宜兰差点忘了最重要的事情。 小常满头黑线,“林师,今天我们都要和工商联的人见面了,你才问我,就算没带,我们也没别的办法了吧...” 林宜兰哪敢说自己是忘了,“行了,看你这样应该是带了,那就行了。” 吃完早饭,一行五人就坐着公交车去了工商联的单位。 再次见到王红娟和岳振生,林宜兰竟然有种恍惚之感。 才过几个月,竟然有种过了几年的感觉。 一定是这段时间发生的事情太多了。 “林同志,王同志...几位辛苦了。”王红娟站在会议桌旁,打了声招呼。 林宜兰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