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32节 (第1/2页)
广红军被她的三言两语,说得怦然心动。 跟着林宜兰合作的这几年,他也学习了不少国外企业管理的知识。 对于她口中的话,他不再像之前那样完全觉得陌生,在不需要林宜兰解释的情况下,他也明白了她的意思。 明白得越多,越能清楚她话里大饼有多香。 但他的理智还在拉扯着他,“不说别的,就我认识的那几家相关的厂子,他们完全没有要向外售卖的打算。 所以即便我们想要收购他们,他们也不一定愿意卖呢。” 林宜兰听出了他的心动,“广厂长,收购一家工厂不是那么简单的。即便明天出台政策允许收购,我们也不可能立刻就收购。” “这样吧,过段时间我把设计图寄给你的时候,顺便把我写给你的京市家具厂五年发展计划一起寄过去。你先看看我完整的计划,再来认真考虑这件事,怎么样?” 在她的印象中,国企改革也就是这几年的事情。甚至再过几年,内地就会迎来大范围的下岗潮。 如果可以,她希望在这些企业撑不下去之前,就完成收购。 等到真正撑不下,要让员工下岗的时候,工厂里人才大量流失不说,很多技术和资本也会一起流失掉。 不如提前规避,来得更好。 当然了,这些想法完全是她一个外行人的“天真”,至于怎么实施,还是交给广红军这样专业的人才行。 这就是林宜兰不愿意经商,也没考虑经商的原因。 即便在这个时代,做生意是赚钱最快的方式,可她真的不会,能有什么办法。 回到正题,电话那边的广红军一直没有说话,像是在考虑什么。 “广厂长,我电话费要爆炸了。”林宜兰开玩笑提醒了他一句。 广红军立刻道歉,“不好意思,小林。我刚刚一直在想你的那些提议,就按你说的吧。你把计划书和设计图一起寄给我。” 林宜兰打了个响指,“行,那你等我消息吧。” “对了,广厂长,对那些产品的要求和需要注意的情况,我会夹着设计图一起寄给你的。 所以这件事就麻烦你了。不过这次这些产品的利润分红,我们依旧按照‘兰’品牌签约的合同走,可以吗?” 广红军愣了一下,拒绝道:“小林,这点小事就不用给家具厂分红了。” “别别别,广厂长,这事情不是小事,后续肯定很麻烦。所以我们该按照合同的,还是按照合同走吧。万一后续我有需要麻烦你的地方,也会更加心安理得一些。”林宜兰的语气非常坚定,容不得拒绝。 她真的怕了这些所谓人情客套,因为很清楚一旦出事容易两头都讨不好,所以最好的办法,还是该出钱的出钱,该出力的出力。 广红军见她这么坚持,便没再推拒了。 不过既然她给利润了,他肯定会让家具厂的同事更上心。 挂了电话,林宜兰付完钱,拿着报纸往回走。 回去的路上,她一直回忆刚才和广红军的那通电话有没有表达清楚她的意思。 至于给京市家具厂分红,是她早就决定好的。 对现在的她来说,这笔钱算不上多,也不能说是很少。 可是花了这笔钱,如果能让他们办事更加靠谱,能拉近和京市家具厂的好感,对她来说非常值得。 艺术馆的项目到这里,她要做的事情差不多可以告一段落了。 接下来,她的安排就是秋秀珍的商品房设计,以及艺术馆项目施工的监察。 还有...和廖家三太太认识,打好关系。 想到这里,林宜兰停下了脚步,四处地张望了起来。 很好,电话亭! 她从包里翻出了一个硬币,朝电话亭走去。 到了电话亭里,林宜兰拿出了名片夹,找到了裴彦家的名片。 她伸手摸着名片上裴彦家三个大字,在心里说了声抱歉,然后拿起了话筒。 “喂,哪位?” 这是她第一次在电话里听到裴彦家的声音,比起他在现实生活中的声音,电话里的他更加失真。 林宜兰轻叹了声,“裴总,好久不见,我是林宜兰。” 裴彦家怔了一下,换回了普通话。“林小姐,怎么突然想给我打电话了?” 林宜兰没有和他绕弯子,“裴总,我在港城的报纸上看到了一个消息,不知道是真还是假,所以想给你打个电话求证一下。” 裴彦家笑了,这么多天给他打电话的人不少,但像林宜兰这样一上来就说明白意图的人可只有她一个。 “让我猜猜?不会是恒信在港城港口项目的事情吧?” 林宜兰靠在了电话机旁边,“bingo,你猜对了。我想问问裴总是不是真的如八卦报纸上所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