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971节 (第1/2页)
陆瑏的电影上了三天就宣布下架,后续重新上映几乎再无可能。 高群舒在幸灾乐祸的同时,也是心惊胆战。 他甚至连首映礼都没有办。 试想一下,大家齐心协力的打死了一条毒蛇,正是心情激荡的时候。 这个时候,又出现了一条带花纹的。 你说这条没有毒…… 有些人可不管这些,他们已经杀红了眼,打上瘾了,根本不管你有没有毒,先给两砖头再说。 还有一些人后知后觉,拎起砖头,发现毒蛇已经被打完了的。 心里那叫一个难受啊。 砖头不想直接丢,就环顾四周看看有没有可以攻击的目标。 和《金陵金陵》仅差一个月不到上映的《金陵》,极有可能面临更加苛刻的挑刺。 一般的挑刺都还好说。 高群舒对自己拍出来的电影有自信。 最怕的是没事找事,鸡蛋里头挑骨头,揪住某个点过度解读。 还有更离谱的是无中生有。 本来电影里没有这个点,他偏偏说有,然后鼓动一群从来没有看过电影的人一起去吐槽。 路人很容易就信以为真。 但是临时调档期肯定不现实。 你心里如果没有鬼,你为什么要调档期呢。 因为担惊受怕,高群舒好几个日夜都睡不着觉,满嘴都是泡。 他恨不得住到精神病院里。 可惜没有床位了。 还是他去求助郝运这个“制片人”,郝运才给他出了个主意。 或者说,是郝运在对付陆瑏的时候,他站在陆瑏的立场上——不要问为什么要站在陆瑏的立场上,一来是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二来是因为人格太多,自家这边都快没地方站了。 站在陆瑏的立场上,郝运帮助陆瑏想了个主意。 就是上电视节目。 找个影响力比较大一些的电视节目,请一群“专家”帮自己洗地。 最好名头吓人一些。 经过一场激烈的辩论,最后得出“陆瑏新电影总体没有太大问题,我们要允许更多的声音存在”的结论。 这样的公关最起码能够解决一面倒的颓势。 有了喘息的机会,才有可能进一步攻略。 可惜陆瑏中看不中用,郝运都给他想好了办法,做梦的时候又全都一五一十的告诉他了,可惜他就是不执行。 当然,陆瑏也有他的无奈。 郝运对他的打击太疯狂了,一千万的营销费用砸下去,请了无数的专家和水军,从各个角度把陆瑏和他的电影按在地上摩擦。 陆瑏想到郝运会咬他,却没想到是一群郝运围起来咬他。 根本就来不及执行任何策略。 还没怎么还手呢,电影就被要求下架了。 现在,郝运把这一招教给了高群舒,帮他找了一些专家,有文化侧的,有历史侧的,还有军事侧的,甚至还请了几个对这方面感兴趣,但是又了解不太多的普通人。 专家大部分都是挑选过的,肯定没有从外雾省拿钱的。 而路人就比较虚假了。 肯定不是纯路人。 片方组织了一场电影提前点映,让这些人先看看电影的内容。 讨论一下电影是不是存在问题。 结论很简单,《金陵》这部电影并不完美。 首先是如果电影想要拿票房,就必然要进行一定程度的商业改编。 否则你六千万拍一部电影出来,票房连五百万都没有,那今后就不会有任何一家电影公司还愿意拍类似的题材。 《金陵》是金陵那边发起和扶持的,但是他们并不出拍电影的钱。也不能说他们没用吧。 至少,如果这部电影面临陆瑏同样的境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