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095节 (第1/2页)
小丑跳大神一样。 反正是谁看了谁尴尬。 但是当他听到罗南说郝运不仅能够快速切换,而且切换过后的表演还非常精彩,一点痕迹都没有的时候,他就严肃起来了。 可惜,郝运在好莱坞出名是因为导演,想要看他的导演风格,《爆裂鼓手》《活埋》《源代码》都可以作为参考。 想要看他的表演作品真不容易。 《爆裂鼓手》虽然由他出演,但是风头全都被柏林影帝冯元征给抢走了。 只能说他有点演技,实在看不出他有罗南说的那么妖孽。 这位教授倒也没有怀疑罗南话里的真实性。 罗南这个小姑娘非常有天分,否则的话他也不会接受朋友的请托教导她。 这世上确确实实存在着一些妖孽的天才,他们什么都学,学什么都会,而且会的非常高绝。 罗南很有天赋,但是她并不是这种天才。 美国独立战争时重要的领导人本杰明·富兰克林除了是政治家,还曾经进行多项关于电的实验,并且发明了避雷针,最早提出电荷守恒定律,他还发明了双焦点眼镜,蛙鞋等等…… 达·芬奇在画家的头衔之外,还有至少十来个“家”。 郝运仅仅只是在文娱领域绽放光芒,已经属于很“普通”的那种天才了。 教授给罗南的建议就是: 遇到这样的天才,一定要把握住,把这次的经历当做一次学习之旅。 真学到什么东西的话,会让你受用一生。 现在罗南站在郝运的面前,哪有功夫去听他画饼,她现在只想看郝运快进快出。 郝运看懂了她眼中的期待,招呼大家准备开始了。 第一场就开始上大戏。 女主忽悠九岁的男主,试图让九岁的男主带他们逃离。 这部电影场景非常简单。 大部分戏都是在在“地下室”,这个地下室自然是装修出来的,仅仅只花了几天的时间。 还有一部分室外的戏、心理医生家里的戏,都到天津五大道去拍摄。 那边拥有“万国建筑博览苑”的美称。 当然,现在看建筑可以说是美称,建筑怎么来的绝对算不上有多美。 “第76场1镜1次,预备,开始!”副导演郭柯喊了开始。 女主在床上悠悠转醒,随着主观视角镜头,先是看到了两个女同学拥坐在另一张床上瑟瑟发抖,然后就看到了坐在门口的郝运。 郝运此时扮演的是主角九岁的人格黑德维希。 当镜头缓慢的转向郝运的时候,他瞬间就表现出了孩子的一面。 这么高大的一个人,不管是举止神态和语言,都呈现出了一种儿童化,而且非常自然,就好像经历了千百次的训练一样。 然而西尔莎·罗南却很笃定,郝运只是在正常发挥。 突然有一种奇怪的感觉,这个郝运会不会也像剧本里的主角一样,也拥有很多个人格,而且比“24个比利”更加成熟,可以做到自由操控,无缝秒切。 “咔!”副导演郭柯喊了一声,在大家的目光都聚焦到他身上的时候,他才快速的说道:“镜头转的有点急,还可以再拉近一些。” 郝运这次把青年导演计划的人都拉过来了。 让他们在剧组打杂,轮流的上阵干活,从而加快拍摄进度。 对于这些人来说,免费打工不是重点,重点是在郝运面前有所表现,让郝运知道有你这个人,知道你的水平。 他们从路扬那个社交达人口中知道,黑豆传媒目前囤积了大量的剧本。 其中郝运亲自操刀,还没有拍摄的就有二十部以上。 再加上黑豆传媒从外头采购的版权,和编剧组新创作出来的剧本,至少有三十个项目等着大家去开发。 而且黑豆传媒是圈内有名的不缺投资。 随随便便一个招标会,就能拉来两岸三地最财大气粗的那波资本一起出钱出力。 以前郝运拍电影喜欢找一堆资本,你一份我一份。 大家都觉得他脑子不正常。 现在才看出这种模式的强大之处。 然而,其他电影公司再想跟着学也晚了,也没有那个条件。 因为其他电影公司做不到能够像郝运的项目这么赚钱,这是长久合作积累下来的口碑和信任。 郭柯不是第一副导演,他只负责三天的拍摄。 郭柯98年进入由香江演员方刚成立的“巨采”艺员培训班,此后考北电未果,便开始在剧组打零工,期间他做过演员助理、替身等工作,后来慢慢的做了副导演。 2008年的时候,他执导了惊悚悬疑短片《二灵八》。 没能上院线也没能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