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7章 (第2/2页)
亲到迎亲,方方面面都要考虑周全,马虎不得,如若不然,怠慢了亲家和未来媳妇不说,还平白给人笑话。 莫大山要脸,也尊重方家,珍视自己的媳妇,自不会在这种事上委屈了她,是以他们兄妹俩做不好的事,只能交由信重的长辈操持了。 “你小子行啊!那么久没音讯我还以为吹了呢!没想到你闷声干大事,倒是婶子小瞧你了,好好好!” 周婶连道三声好,笑得合不拢嘴。 这门亲本就是经她牵头引路才有了莫大山表现的机会,两孩子能有缘成为眷侣她功不可没,即便莫大山不来请,她得到消息也会主动登门帮忙。 “劳烦您老人家了。”莫大山扯下挂在腰间的荷包递给周婶,“这里有十五两银子,二两是给您的媒人钱,十三两是聘礼,礼物您看着挑,钱不够再同我说。” “够,怎么不够?”周婶也不客气,接过荷包感受手里沉甸甸的份量,感慨道:“就算是战乱之前,十里八乡也没你这么大手笔的,不中听的话婶子就不说了,毕竟人家养大一个闺女也不容易,你手头宽裕,又看重人家姑娘,多给些也无妨,媒婆钱婶子只拿一两,余下都给你娶媳妇。” “那不成,说给您就是您的,今后还有不少事需要麻烦您,给二两我都嫌寒碜,一两哪成?不行不行。” 莫大山蹙眉,满脸不赞同。他不是吝啬的人,远的不提,单论回来几个月周婶夫妻为他们兄妹所操的心,就不是能用银子来衡量的。 谁对他好,谁对他不好,他心里门清,得恩三分报五分,有怨报怨不隔夜,如此旁人不敢轻易欺负,也不会让真心交好的人寒了心。 “啥不行,行得很,听我的。” 周婶不想跟莫大山在银钱上掰扯,霸气拍板,开始谈起提亲的需注意的细节安排。 要买什么礼,买多少,还需补充什么? 这些都要一一商议妥帖,免得有遗漏,去到女方家失了体面。 “晚些我去麻婆那算个好日子,你跟秀桃也别闲着,到胖子家割两斤猪肉请学堂的赵先生帮忙写婚书,先生事忙,你们早些去,他才好安排时间,抽空帮写。” 顿了顿,周婶怕莫大山兄妹粗心,处事不妥帖得罪人,便继续叮嘱,道:“先生是读书人,重礼节,题婚书是大喜事,该给的红封切记不要吝啬,面上人家或许不会说什么,心里肯定会不舒服。” 这个莫大山懂。 村子里不管红事白事,只要请人帮忙一个红封必不可少,红事沾沾喜气,白事去去晦气,这是对帮忙之人的尊重。 “婶子放心好了,我若是连这点小事都做不好,还娶什么媳妇,打光棍得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