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21节 (第2/2页)
愁着,结果周小姐送头上了门。 这姑娘文能编书,武能开店,顾劳斯半蒙半骗,以包吃住为噱头,以方便要债为诱饵,哄她接了整家店。 甚至连各分区管理员也不用另聘。 白云村地下制毒所被挖出来,几乎整村被抄了村,里头无辜的村民都被撵了出来,有辜的还在锦衣卫号子里待审。 七个小豆丁无家可归,干脆领着为数不多的家属,成了不惑楼的长短工。 顾悄挨个检查了下他们功课,又与璎珞敲定第二期技能培训日程。 这技能培训,是顾劳斯为了响应吴知府另一把火倒腾出来的。 要搞产业,短期有效的办法,就是因地制宜,敲定主导产业,再针对性培养有技术、有规模的经营大户。 徽商本就有盐、典、木、茶四大支柱。 知府要做的,不过是个化零为整的绣花功夫,将小农经营往抱团增量上引导。 量上去了,才能往二产精加工上搞产业升级。 但小农经营,往往绕不开代代相传四个字,好的技术永远只在一家一姓之间口口相传。 所以搅屎棍顾劳斯又有了新的用武之地。 他率先在大宁打响了攻破技术壁垒、人人撸袖搞发展的大迈进活动。 这时,就不得不说1号豆丁,他和他的娘亲在这个过程里做出了极其卓越的贡献。 1号豆丁家里有个传女不传男的养蚕秘技,一样的蚕宝宝,她们家能产出双倍的丝,何况她们家还有种不一样的蚕宝宝,能直接多四倍量的丝。 当顾悄头一次找上门时,娘亲横眉冷对,“我们是嫘祖后人,这蚕种有祖训世代传女,绝不外泄。你是铁蛋的救命恩人也不行!” 白铁蛋泪汪汪,“可是我是个男孩儿,咱们家秘技难道要失传了吗?” 这是个严肃的问题,他娘一哽。 铁蛋再接再厉,“还是说娘亲你要休了九泉之下的父亲,再嫁生个妹妹?” 娘亲踹了他一jio,“胡说什么?以后传你媳妇儿也不算违背祖训。” “我媳妇儿还能瞒着我?秘技传男是传定了,反正祖训违也违了,晚违不如早违,娘亲你就告诉我夫子吧?用个祖训换我科举登第、光宗耀祖,咱不亏的!” 娘亲恨不得掏鞋底板锤死这个讨债鬼。 “娘啊,嫘祖娘娘那会儿没科举,有的话她也得定下祖训,养蚕不如考科举呀——” 最终白娘子还是败在了许士林的科举梦下。 顾劳斯自然不会叫她吃亏。 他鼓动吴知府,将白家养蚕技术和蚕种注册了专利,府县内受绝对保护。 蚕种也只能由她繁殖授权出售,技术必须由府里的技能培训统.一教授。 为了一劳永逸,他又说服白娘子将技术和种质一同打包卖给黄家,黄家分他缫丝业一分红利。 一夜之间,白娘子从一个中产小农,躺着一跃成为上市公司的股东。 基本上就是说,轰动了整个徽州府。 这泼天的富贵倒在谁头上谁不迷糊? 很快,陆陆续续又有一些所谓的“家传绝学”找上门。这才凑齐了几期技能班。 吴知府特意成立了知识产权局,日益完善的专利申请认证和保护程序,不仅叫小农们尝到了甜头,想要产能翻一番的富商们也蜂拥而至。 一时徽州府成了一块巨大的香饽饽,一不小心就惊动了天听。 当然,这是后话。 搞技术这块,顾劳斯是下了苦功夫的。 除了撬墙角,他还打出另一张王牌——高薪聘请。 他深沉地在小伙伴面前,用大佬任正非的话装杯:“我不懂技术、不懂管理、只懂分钱。” 不惑楼盈利后,他拿出所有的钱,将原本没甚吸引力的招贤令改成了高薪招聘。 古代四大农书,除了明末徐光启的《农政全书》作者还没生出来,剩下四本,他就不信找不到后世徒孙!指不定他钱能到位,情感动天,徐光启也能提前个几百年出生。 几人嬉闹着,在楼里消耗了半日。 日头偏西,顾劳斯犹在磨磨唧唧,黄五却率先起了身。 他捏着春风楼的帖子,笑得十分谄媚,“兄弟,如此顺路,不如一起?” 顾劳斯嘴角抽了抽,“我怕二哥一怒之下,给我俩都栓马车后面来个徒步远程拉练。” 黄五脸一垮,“哎,既然琰之不方便,那我就不强求了。正好近日我都不曾向京中去信,路上闲暇,或可一书,想必谢大人应当很感兴趣。” 可恶!被威胁住了! 他没忘记现代时第一次去gay吧,被谢景行捉现行的恐怖记忆。 那时候直男顿悟了对学长的不正常心思,偷摸摸去了一趟gay吧。 他的目的贼单纯,就是看看现实里gay的相处模式,有个参照好比对清楚他是不是真的歪了。 结果他去的吧,是个老饕猎艳约炮的地儿。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