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17节 (第2/2页)
梁彬一噎。 先前二十大板的余威犹在, 他只好忍痛放下状子。 恩, 这下就耳顺多了。 “所以, 你举报本场乡试有人贿题。 一是监学生陆鲲;二是徽州府学生黄炜秋、原疏、宋如松;三是安庆府所有学生, 是也不是?” “正是。”梁彬拱手,“还请大人明察!” 朱大人揉了揉太阳穴, “你可有证据?” 梁彬这回自认做足了万全的准备。 他呈上几份陆鲲文章,“这是陆鲲六月时的课业,还请大人过目。” 老朱一看, 确实文理不通,词句粗浅。 “这是其一。”很快,梁彬又呈上厚厚一沓习作。 “这些是我从安庆府学生包裹里取来的课业,大人可觉眼熟?” 说是取,实则偷。 可惜这时候没有非法取证一说。 老朱小翻几页, 发现课业多为古今军事策论。 而乡试第三场的题目,恰好是《辽金元开国兵力论》《幽州形势论》《五饵三表利弊论》之类, 多少有些撞题。 最后梁彬点出休宁几人。 “这黄炜秋,曾与我是同窗。 去年12月才因累年考校不合格, 被国子监退学,这才半年如何能成经魁? 宋如松虽有才名,可连考五场,次次名落孙山,副榜都轮不上。 可见于场事并不精通,怎么好巧,今年就考上了? 还有这第十二名的原疏。 休宁谁人不知,他在顾氏族学念书,整日游手好闲,差点被顾家退学。 连收养他的原家老二都一口咬定,这小子不是念书的材料。 所以学生有理由怀疑,这几人的名次来得也不正当!” 算这小子还有点眼色,没给他大侄子也搞里头。 但朱大人还是忍不住蹙眉。 “所以你举报这么多人,其实并无实证,仅凭这些臆想揣测?” 梁彬一听这苗头不对,忙辩解道。 “大人明鉴,既有这么多不合常理的地方,大人查都不查,怎么就一口断定是臆测?” 朱大人一拍惊堂木,“大胆,还要你教本官断案不成?” 他这般口无遮拦,堂上公然质疑顶嘴,皂吏立马杵着水火棍大喝“肃静”。 梁彬吓得连忙跪下。 老朱瞧他不大伶俐的模样,语重心长。 “科场舞弊,不外乎两个手段。 若是通关节,考生买通考官,凭答卷中事先约好的词句取中,那你便要说出买通的考官是哪位,与考官约定的关节又是什么。 若是贿题,乡试考题无不出自柳尚书,那么谁送了柳大人多少银子?什么时候什么地方送的?柳大人又以何种方法给出的题目? 这些你可有凭证?” 这话几乎算是明着提点了。 可梁彬一心想着旁的事,分毫没有听出话外音。 他其实全无凭证。 敢拿这些模棱两可的证据检举,是因为有人告诉他,乡试撤榜必有蹊跷。 外界盛传方白鹿不干净,可他若当真通了关节,又怎会直接弃考自掘坟墓? 所以,是有人存心陷害。 整个南直,会陷害方白鹿的人,不做他想,就是素来与他不合的顾家。 那人面也不露,只借着残夜掩护,敲他窗棱。 刻意压低的嗓音带着莫名蛊惑。 “这时你若肯英勇站出来,不止日后方家承你回护之情。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