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41节 (第1/3页)
“怎么会。”姜静行失笑。 姜绾羞红了脸,不愿抬头。 “还有一桩事要嘱咐你。”姜静行眸光微闪,低头看着怀中的小姑娘,轻声道:“你一个人去也孤单,不如去问问胡家五姑娘,如果她有意去求学,你们二人不如同行,也好过孤身一人。” “好。”姜绾闷声道。 敲定求学事宜后,外头天气黢黑,也到了晚膳时分,姜静行留女儿用好晚膳,才让人回去。 姜静行过了几日才将这事告诉姜璇,虽然意外,但姜璇想着多读些书总是好的,便十分支持,不过早两日前,姜绾和朴玲两姐妹便携手去了郊外庄子上小住,她便只好等人回来再说其他。 靖国公府过了两日清净日子,随着武德帝龙体康愈,姜静行几日前呈上去请恩的奏折也批了下来,消息递到朴家,朴夫人又得了一桩喜事,简直笑的合不拢嘴,其他事情自然也不用靖国公府操心。 姜静行又开始了每日上朝,下朝,吃饭,处理公务,喝酒应酬,经常在家,偶尔入宫的悠闲日子。 如果不是魏国公府下聘下的太快的话。 这日大朝会,姜静行拂袖进殿,隐隐察觉有人盯着自己看,她顺着直觉看回去,便看到一张发青的脸,还有一张格外明朗的俊脸。 再一看,可不是胡敬易和胡重光父子。 见姜静行看过来,胡重光正色,绯红官袍裹身,深深鞠躬行一大礼。 但比起儿子的知礼,当爹的便要勉强许多,只抱拳行过一礼便转过身去。 想着以后也算半个亲家,姜静行没计较,只以为是老国公和家里人说了长孙的婚事,这当爹的一时想不开,直到下朝驶进长明街,看到家门口迎上来的官媒,她才明白怎么回事。 下人撩开轿门,露出里面坐着的姜静行,轿门一打开,七嘴八舌的议论声便传进她耳朵里。 “这是哪家请的媒婆,竟来靖国公府求亲了。” 知晓一二的人扭头去答,“听说靖国公府可就一个小姐,敢向靖国公求亲的人家,少不得也是三品以上的大官!” “嚯,是魏国公府来的媒婆儿。” 媒人连忙上前行礼,身后是两队肩挑绫罗绸缎的健仆,打头的还擒着一对活雁,周围围着一圈看热闹的百姓,时不时有人惊呼两声,看来魏国公府排场够大,送的礼也不小。 姜静行回神下轿,等走完整个纳彩的流程,她才有了点真情实感。 今日靖国公府门口的热闹看呆了不少人家,不等翌日,魏国公府来靖国公府提亲的消息便传开了。 与此同时,传开的还有靖国公姜静行要迎娶魏国公幼女的消息。 堪称石破天惊,惊的无数人三魂丢了七魄,简直夜不能寐。 第136章 为老不尊 翌日清晨, 昭阳长公主府。 “胡言乱语,都是些胡话!” 梳妆台前,陆筠松散着发髻发髻, 她顾不上手里是什么, 一股脑扔到地上。 玉簪触到玉石板,顿时摔得粉碎,屋里宫女们吓得以头抢地,齐声道:“公主息怒!” 一旁李嬷嬷看的心惊胆颤, 她怕陆筠伤着自个儿的手, 赶紧上前将其拦下, 随后抚着她肩头, 语带安抚道:“公主莫气, 公主莫气, 不过是些市井流言, 您怎么就当真了?” 陆筠根本不听这话, 她指向底下跪着的宫女,恨声道:“你说,这些胡话是谁传出去的!” 宫女战战兢兢抬头, 生怕被人误会自己说谎,拉下去砍了,她急声道:“是胡家三公子前夜醉酒亲口所说,好些人都听见了,奴婢不敢妄言。” 胡家三公子, 便是当事人的亲哥哥了。 李嬷嬷大惊, 赶紧低头去看陆筠, 果然,刚才还大怒的娇人已然泪如雨下, 伏在自己怀里抽泣。 陆筠埋首在嬷嬷怀里,似乳燕投林,没了平日的高贵清傲,全然的柔弱依赖。 李嬷嬷赶紧将屋里人都轰出去,她将陆筠抱在怀里,心里既喜又悲,“殿下,既然靖国公要娶胡家姑娘,可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