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50节 (第2/3页)
底生出来一股寒气。 这时院外有人张望,姜静行起身往主院书房走去。 主院只是个笼统的称呼,东西两苑以花园为界限,而坐落在花园后头那一片坐北朝南的院子,皆属于主院范围,姜静行常住的院子居中,左边前后连着偏厅和书房,刚才她是坐在偏厅自带的院子里惩治下人,如今要去书房,就要穿过整个院子。 沿着院中长廊一路向后,绕过一片朱墙绿瓦,月洞门站着的侍卫将她迎进去。 书房中。 早已等候多时的都督府主簿擦了擦额角的冷汗,躬身行礼道:“大将军,都督府今日换值,下官来取昨日您带走的文书。” 姜静行越过他,指了指桌上昨夜批阅好的文书,又从中抽出一封放在最上头,“这是嘉峪关来的急报。” 主簿知晓轻重,小心接过,“是。” 说起正事,姜静行脸色颇为凝重。 大雍立国不久,闽南一带并不归心,那种地方虫蛇遍地,与中原民俗诡异,冒然出兵围剿得不到任何好处,不过这些小族人口稀少,战力不足,不敢和朝廷硬碰硬,倒还算安分,而武德帝对他们也多以安抚策略为主。 相较之下,突厥扎根在大西北,来去无踪,更让人忌惮。 姜静行和他们交过几次手,深知这些人温顺皮毛下藏着何等的狼子野心。 百年前,大西北几支部落互相征伐,最后得胜的鲜卑族曾立国西夏,可惜后继君主无能,最后国度四分五裂,而突厥原是西夏皇族的分支,近些年逐渐壮大,靠吞并草原上其他族群,一路由草原深处向颍川郡和雁门郡一带迁移,其昭昭野心,世人可见,就像是对着肥肉垂涎欲滴的野狼,一旦大雍露出颓势,便会狠狠咬上一口。 姜静行目光落到桌案摆着的镇纸上,想起绿阁和白秀来。 第147章 早年间的姜静行 白秀死了, 绿阁已成废棋,可不管背后之人是何身份,都和韩妃母子脱不开干系。 安王诗文出众, 曾以一篇祭稿在礼部扬名, 颇受现任礼部尚书夸赞,不管这夸赞是否真心,礼部朝臣多依附安王府却是不容置疑的事。 若端王真与边疆异族勾结,那多半就是突厥, 其他小部族受大雍庇护, 不敢生出二心, 更何况是和皇子倒卖粮草兵器, 想来只有野心勃勃的突厥, 才胆敢插手大雍皇子夺权。 主簿正要告退, 却听姜静行指尖敲了敲桌面。 姜静行吩咐他道:“突厥换了位可汗, 三日前, 有人打着进京拜见陛下的名号带兵扣关,来人是新可汗一母同胞的兄弟,名叫拓跋宏, 你写封奏折递到中书省和礼部,催着礼部赶紧安排,拖得久了,恐生事端。” 主簿愣了愣,当即应下。 这种事本不应由他经手, 可姜静行着重提了一嘴, 他一个主簿哪来的胆子拒绝。 姜静行命人将他送到大门口, 书房与庭院不过一墙之隔,路过偏厅角门时, 他耐不住好奇撇了一眼,正好看到管家指挥下人往地面泼水,血沫子糊了一地,而之前的惨叫声已没了。 主簿心中一凛,心里那点懈怠瞬间散去,一出靖国公府大门,骑上马便往六部衙门坐落的方位急奔而去。 人走了,姜静行扔话给门外侍卫,让院子里众人散去。 等院子收拾妥当后,姜璇又在屋里坐了好一会儿,等将白秀向她求救的模样从脑中抹去,才心有余悸地带着荷叶出来。 她站在门口,招手叫来一个院子里洒扫的小丫鬟,“大人呢?” 丫鬟白着小脸答道:“大人往书房去了。” 书房不能随便靠近,听到这话,姜璇只好撇了身后侍女,独自沿着长廊往书房走去。 此时书房外,姜静行正坐在廊庑石凳上喝茶养神。 姜秋站在一旁听她吩咐:“如果路上不出错的话,那个突厥可汗的胞弟拓跋宏五日内便会入京,到时候让人盯紧了,看看端王府会不会联系他。” “大人是觉得,和端王买卖粮草兵器的人不是普通异族,而是突厥?” “多半是。” 姜秋点点头,见月洞门口姜璇来了,便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