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79节 (第3/3页)
到将将自己会错意, 轻咳一声, 努力撇掉细微的尴尬之情, 谢茉语气坚定:“会实现的。” 卫明诚惊讶于谢茉的笃定,斟酌了一下,他问:“以当今的情况论,要实现你文章里的愿景, 要近百年吧?” 谢茉却回答道:“用不了那么久。这场纷乱结束,调动全国人民的力量,齐心建设, 三五十年便可实现。” 顿了顿, 谢茉说:“而你知道这场纷乱持续不了太久……” 卫明诚低语:“不会超过十年。” 谢茉惊愕:“嗯?” 她是后世过来的人, 知道历史走向, 的确如卫明诚所说,五六年后, 纷乱源头被粉碎, 许多人陆陆续续平反, 社会各方面逐渐恢复秩序, 包括引动千万人的高考。 可卫明诚不知道啊, 他是怎么判断的? 卫明诚说:“只拿咱们现在大学的选才机制来说,自愿报名、群众举荐、领导批复, 最后学校再复审,这等同于科举制度出现之前的察举制, 这是一种历史倒退。” “可能会迂回波折,但历史始终奔涌向前,这一点有几千年历史为证,毋庸置疑。” 见谢茉点头,卫明诚又说:“先前报纸上提到,如今大学要开补习班。” 谢茉当即了然,一脸复杂地说:“因为推荐入学的学员底子太差,跟不上大学课程。” 谢茉不记得在哪里看到的,有一个工农兵学员被举荐到全国顶尖大学学习,却连最基本的物理、化学公式都看不懂,教授哪怕从中学知识讲起,他也听得一头雾水,教授气得要把人退回去,却被拦住了,因为这个学员他有个当革委会主任的舅舅,自己还在洪水中驮回两人,是抗洪救灾模范人物。 教授悻悻而归。可这学员只有小学文化,上到四年级还早早辍学了,让他接触高校知识,为难他,也为难教授。 可教室里的席位,他是实实在在占了一个,哪怕他啥都听不懂。 这便是教育资源的大大浪费。 而全国这样的人不知繁几。 “长此以往,人才出现断层,发展受限,且举荐人为操纵空间大,容易造成不公,引发民愤。” “而这仅是教育一项,其他领域定也积攒不少不忿,汇总起来……民情汹汹,一不留心便可成滔天之势。”卫明诚说,“从报纸、广播和京里听到的消息推演判断,没几年了。” 类比封建王朝,还有一点卫明诚没严明…… 谢茉不禁佩服起卫明诚,这份敏锐的政治眼光和对时局精准判断的能力,怪不得日后会成为大佬,让重生女急不可耐来刷好感度。 一时间,谢茉笑弯了眼,只内里精光却耐人寻味。 卫明诚察觉了,略一挑眉没去深究,而是蹙眉问:“即便如此,但而今咱们国家各方面都落后,我从不怀疑咱们会站到世界前列,但三五十年够吗?” 谢茉微笑:“我们如今之所以没办法跟西方发达国家比,一方面是因为我们经历了长达百年的动乱,消耗国力,而西方国家通过各种手段掠夺其他地方人民包括咱们,也上百年了,此消彼长,我们的确贫困。” “但咱们人民的服从性和集体性当世第一,这无与伦比的凝聚力所能发挥的能量,单从‘除四害’的运动成果上便可推算。要相信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民,他们勤劳智慧,只要有施展空间,展现出的力量可以震撼全世界。” “到时候,咱们城市里高楼林立,汽车满地跑,出行有飞机,有最快的火车……”谢茉笑眯眯看向卫明诚,“咱们共和国的军人们装备最先进的武器,驾驶自主研发的战斗机,开自己的航母。” 卫明诚被谢茉眼中的坚定感染,刹那间莫名确信,她所说的,都会成为现实。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