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之大院来了个大美人_第111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11节 (第2/3页)

盒塞进编制提篮,挂在车把上,谢茉推着自行车和卫明诚一起迈出家门。

    “小谢,今儿买菜去的早。”田嫂子从大敞的远门看见两人。

    谢茉说:“嫂子早,我去上班。”

    “工作定了?在哪个单位?做什么?”田嫂子惊讶不已,禁不住一连三问。

    谢茉耐心一一回答:“前天定的,在镇上公社宣传科做普通科员,主要是些笔头工作。”

    “办公室拿笔的?还是有文化好,工作多体面轻松啊。”田嫂子一拍大腿,双眼乍然亮光,“在公社工作可比在咱军区有前途。好好干,到时候升官……”

    现今虽已日月换新天,但要说一句谁谁是干公的,老百姓还是会下意识敬畏。“官本位”思想持续上千年,早已深深根植在我们民族基因里。如今虽有祛魅,但难以扭转固有印象。

    这时候如田嫂子如此想法的人不在少数,甚至这才是大多数。

    但,这在如今可不正确。

    “嫂子,不说官不官的。”谢茉赶紧截口修正,“地方和部队一样,都是干部,就像杨营长是部队干部,公社领导是地方干部,都是为人民服务。”

    田嫂子记起杨营长郑重的叮嘱,面色一僵,轻轻拍了拍嘴巴,赶忙说:“是、是,我一时嘴秃噜说错话。都是干部,都是为人民服务的。”

    田嫂子感激地看一眼谢茉。

    她忙不迭转移话题:“咋去公社了?”

    谢茉抬腕看了一眼手表,说:“机缘巧合……说来话长,我上班时间紧,嫂子,等下班我再给你细说。”

    “行、行、行,可不能迟到。”田嫂子急急摆手,“不耽误你时间,快走吧。”

    说着,杨营长出门来,四人彼此作别,谢茉路最远,招呼过后,一踩脚蹬,先走了。

    谢茉到单位停放好自行车准备去办公室,还没跨过院前广场,走到一半忽然被人叫住:“你是谢茉同志吧?”

    谢茉扭脸。

    叫住她的是个四十岁上下的中年男人,跟袁峰差不多的穿着,白色的确良衬衫,黑裤子,只脚上没穿皮鞋而是一双黄绿的解放鞋,他腰背笔挺,露出的胳膊肌肉鼓囊囊的,即便上衣兜里别着一只钢笔,但黝黑的皮肤和茂密的胡茬也将那份儒雅文气冲散,一双看来的眼睛坚毅专注,透出一股“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气势。

    谢茉愣了一下,回答:“是我。”

    面前人的身上,让她感受到一股熟悉的气息。

    这人必定是扛过枪,见过血的。

    她对军人本就好感满满,现如今身为军嫂,亲切油然而生,面上不知不觉漫上笑:“同志,您是?”

    出现在公社办公大院,又是这般形貌气势,谢茉心头已浮上一个答案。

    男人笑着自我介绍:“我姓邢,邢国强。”

    虽不知袁峰与易学英口中“邢主任”的名讳,但“邢”并不是一个常见姓氏,此刻谢茉确定,眼前这人就是永河公社的主任。

    某种程度上,可算她的伯乐。

    昨天她着意向易学英打听了这位邢国强主任,他早些年上过战场立过功,受伤退伍后被安置到地方上当干部。

    在如今这个年代,军事干部转行政干部是很普遍的现象,不算特例,据说他们县还有一位副县长也是从部队退下的,地区中也不乏此类干部。

    军人目前最好的转业方向,毋庸置疑便是进入政府走仕途。

    “谢茉同志,欢迎加入我们这个大家庭。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