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51章 (第1/2页)
“去把大司农请来。” 方法虽说是工部提供的,但实际上农事方面的事,有司部的人专门负责。 在吕承志提出杂交水稻后,司部全力配合,大司农便长住在木溪河,说要等杂交水稻收获之后,第一时间知道结果,也要观察这所谓的杂交水稻,跟他们种植的普通水稻,生长有什么不同之处。 吕承志说完后,立刻就有人去请大司农,一同跟来的,还有督农,两人都穿着粗布麻衣,裤子还挽得高高的,脚上沾了泥,可见他们确实是在为百姓干实事。 “林大人,这位是大司农李自清,这是督农魏坪。” 林微之见过两人,李自清见她一毛头小子,微微蹙眉,“听说你对种植有不同见解?” 身为大司农,在农事方面他深入研究过,作为常年在田地里,跟百姓一起探讨种植术,可以说他对此颇有心得。 林微之将自己所知道的,重复说了一遍,李自清和魏坪两人都陷入沉思。 唯有围在一旁村民们窃窃私语,摇头晃脑地不同意林微之的说法。 吕承志想到杂交水稻本就是林微之提出来的,或许这样的种植方法,更合适。 “大司农,不如就按照林大人的想法去做?” 林微之意外地看向吕承志,见他一直没说话,还以为他想独善其身呢,如此看来,倒是自己小人之心了。 “大司农,督农,如果按照我的方法去做,若是没有得到我说出的效果,那木溪河今年的赋税全免,由我个人承担,皇上那边,我会去说,如何?” “这……” 她这话一出,木溪河的百姓倒是非常高兴。 “林大人,你确定这么做?” 林微之点头:“当然确定,但若是达到标准,或者说超过,那以后的种植方法,就按照我说的来,怎么样?” “好,林大人,就按你说的办,如今一亩良田地粮食产量在三十旦左右,按照原本种植,吕尚书说可翻两倍,也就是六十旦粮产。” “若按照林大人所言,这一亩良田至少能产粮九十旦,林大人,九十旦的粮产,便是一千多斤粮食,你觉得真可以?” 林微之道:“只要按照我说的去做,就可以,我可以立字据,吕尚书为证。” “这倒不必,来人,按照林大人说的去做,将多余的秧苗拔起来。” 一时间,就算村民们不解,为什么拔了秧苗产量还能提升? 但他们还是照做,反正有担保,产值达不到,今年的赋税就能减免。 一时间,所有人都行动起来,林微之走访了一遍田地,发现他们都喜欢种得很密,不过现在她说的话还没有那么大的作用。 尤其是自己看起来年轻,又是京官,一切,就只有等这一批水稻出了,用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